【明慧學校】漢主劉備病危,命令丞相諸葛亮輔佐太子劉禪,以尚書令李嚴為諸葛亮副手。漢主對諸葛亮說:「你的才能勝過曹丕十倍,一定能安定國家,最終完成統一大業。如果太子劉禪可以輔佐,你就輔佐他;如果他無才德,你就取而代之。」諸葛亮流著淚哭泣說:「臣怎敢不竭盡全力輔佐太子,以忠貞之節相報效,至死不渝!」
漢主又制詔命令太子說:「人活五十而死,就不算夭折,我已經活了六十多歲,還有什麼遺憾,只是牽掛你們兄弟罷了。努力啊,再努力啊!不要因壞事很小就放任自己去做,也不要因為好事很小而輕視不去做!只有賢明和德行,才能讓人折服。你父親德行淺薄,不足以讓你傚法。你將來與丞相共同處理政務,要把他當作父親一般看待。」
夏季,四月,癸巳(疑誤)日,漢主劉備病逝於永安,謚號為昭烈皇帝。丞相諸葛亮護送靈柩回成都,任命李嚴為中都護,留下鎮守永安。五月,太子劉禪即位,當時十七歲。尊奉先主的皇后為皇太后,大赦罪犯,改年號為建興。封丞相諸葛亮為武鄉侯,兼任益州牧,政事無論大小,都由諸葛亮決定。
【研析】
一個人是否能當大官發大財,乃生生世世業力所定,不見得你才能出眾就能當大官。以諸葛亮如此一個才華出眾的人,得到劉備的賞識,先是盡忠盡義於劉備,接著劉備又托付劉禪於他。這個扶不起的阿斗雖然不才,諸葛亮也並未取而代之,終其一生均為蜀漢盡心竭力,直至死而後已,其精神令人感佩。
父子天性,其血緣關係是剪不斷的臍帶,縱使兒子再不成材,其病危仍不忘殷殷告誡,要他努力!再努力!「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可以服人。」的確,積少可以成多,小善累積多了可改變心性,讓人常存善念;行惡太多,得到業力,招致禍害。只有賢明和德性的人,才能讓百姓信服。可惜一切上天早已安排好,注定蜀漢要滅亡,讓劉備生了這麼一個無能的兒子,當然無法光復漢室,徒呼奈何!。
【延伸思考】
1. 「惡小而為之」,是當代人的迷思。很多人跟滑下來的道德標準比較,很多缺德事都不把它當一回事,甚至認為沒什麼,請你想一想自己及周遭的人,有哪些事是如此,提出來與大家共勉。
2.行善可積德,德累積多了,可讓人越來越美好,你如何去體悟這句話?
3.諸葛亮對無能的劉禪,仍盡心盡力的輔佐,如果是你,也會如此做嗎?為什麼?
【原文】
漢主病篤(1),命丞相亮輔太子,以尚書令李嚴為副。漢主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不竭股肱(2)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漢主又為詔敕(3)太子曰:「人五十不稱夭,吾年已六十有餘,何所復恨,但以卿兄弟為念耳。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可以服人。汝父德薄,不足效也。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夏,四月,癸巳,漢主殂(4)於永安(5),謚(6)曰昭烈。丞相亮奉喪還成都,以李嚴為中都護,留鎮永安。五月,太子禪(7)即位,時年十七。尊皇后曰皇太后,大赦,改元建興。封丞相亮為武鄉侯,領益州牧,政事無鉅細,咸決於亮。
(出自《資治通鑒卷第七十魏紀二》)
【註釋】
(1)病篤:生病很重。
(2)股肱(音公):下肢的上部稱為股,上肢從肘到腕稱為肱,均為行動重要部位。比喻輔弼的重要人物。
(3)敕(音赤):古時帝王所下的命令。
(4)殂:死亡。
(5)永安:地名。在今四川奉節東七公里處。
(6)謚(音是):彰揚死者的道德功業所追加的名號。
(7)太子禪:禪字公嗣,小名阿斗,是為蜀後主。
相關文章
- 歷史故事:神仙核對賬本 (2008年6月2日)
- 歷史故事:因人施言 以智勸諫 (2008年5月12日)
- 歷史故事:潔身自好的謝遷 (2008年4月25日)
- 歷史故事:魏文侯與師經 (2008年4月19日)
- 歷史故事:以功報恩 以義報主 (2008年3月14日)
- 歷史故事:顏回輸冠 (2008年2月18日)
- 歷史故事:奉公無私 修德愛民 (2008年2月16日)
- 歷史故事:扶危濟困 心地善良 (2008年2月4日)
- 歷史故事:鐘離意以身試藥 (2007年12月13日)
- 歷史故事:皇后的眼疾 (2007年12月9日)
- 歷史故事:黃泉得見 (2007年12月7日)
- 歷史故事:漢文帝與賈誼 (2007年11月26日)
- 歷史故事:襟懷坦蕩的陸贄 (2007年11月5日)
- 歷史故事:懸琴而戒 (2007年11月4日)
- 清廉為民 百姓傳揚 (2007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