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魏徵向太宗陳述自古以來君王治理國家、達到天下太平的方法。太宗認為他的話很對。
封德彝在旁邊,反駁說:「夏、商、周三代之後,人逐漸狡薄欺詐,所以秦朝治國專用刑法,漢朝將仁義與刑法摻雜使用,都是想使民風純正,卻未能實現。魏徵是個書生,如果輕信了他的話,恐怕會使國家遭到敗亂。」
魏徵責問封德彝說:「五帝、三王治國時,並沒有更換國中的人民而實現了教化。只因躬行無為而治之道,就成就了帝業;躬行仁義之道,就成就王業,這都在於當時國君的治理和教化。我們考察古代典籍的記載,就可以明白。古時黃帝與蚩尤打仗,戰勝蚩尤之後,就致力於教化而使天下太平。九黎作亂,顓頊就出兵征伐他們,戰勝之後,也沒有失於教化。夏桀淫亂暴虐,而商湯趕走了他;商紂王無道,周武王就討伐他。上面講的這些,都達到了天下太平。如果說:人是越來越狡薄欺詐,根本不可能再做到純正樸實,那麼,時至今日,現在的社會上,應該人人都變成了鬼怪妖精,那當然再也用不上加以教化了!」
封德彝再也找不到話來反駁魏徵。
魏徵去世時,唐太宗親自為他撰寫碑文,並親筆書寫在碑上。後來,因為有人說魏徵的壞話,唐太宗下令把碑毀壞了。
到唐太宗征討遼東,未能獲勝時,自己非常悔恨。他嘆息說:「如果當時有魏徵健在,他絕不會讓我去攻打遼東啊!」唐太宗度過遼水後,命令用驛馬奔馳傳命,以少牢祭奠魏徵,重新給魏徵立了碑。
《大唐新語》
相關文章
- 歷史故事:王安石囍臨門 (2011年7月28日)
- 歷史故事:寡婦孤兒滿清國運指迷 (2011年6月6日)
- 歷史故事:楚子發母拒認驕逸的兒子 (2011年2月28日)
- 歷史故事:朱壽命贖母 (2011年1月3日)
- 歷史故事:端午節傳說 之2 (2011年1月2日)
- 歷史故事:荀巨伯仁義護友 (2011年1月1日)
- 歷史故事:端午節傳說 之1 (2010年12月31日)
- 歷史故事:留衲戒奢 (2010年12月26日)
- 歷史故事:李亨吃餅 (2010年12月23日)
- 歷史故事:詩筆隱晦的李商隱 (2010年12月22日)
- 歷史故事:映月讀書 (2010年12月20日)
- 歷史故事:多嘴的下場 (2010年12月14日)
- 歷史故事:臨渴掘井 (2010年12月6日)
- 歷史故事:郭曖逞口舌之快 (2010年11月19日)
- 歷史故事:只買盒子 (2010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