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典故

歷史故事:留衲戒奢

文/僑教雙週刊

【明慧學校】宋武帝劉裕小時候家境貧苦,為了養家餬口,他常常到河灘砍蘆葦賣錢。結婚後,他總穿著夫人為他親手縫製的棉衣,衣服破了就請夫人為他補,所以他身上的衣服有許多補丁。

  從魏晉開始,皇宮和官府崇尚奢華。等劉裕做了皇帝,因為他是貧苦出生,所以特別能體會百姓生活的艱辛,因此他在皇宮裡依然過著非常節儉的生活。

  他常想起自己是經歷許多艱苦,才創下基業,深怕子孫不能勤儉守業,為了警誡後人,他就在宮中懸掛小時候使用過的農具和補到不能再補的破棉襖,並將當年那件破補丁棉衣交給長女收藏,囑咐她說:「將來若有驕縱奢侈、不知節儉的子孫,妳就將這件衣服拿給他看,讓他知道不可以過得太奢華。」
  
*注釋:
1.衲:名詞,指出家修行的人所穿著的僧衣,也泛指破舊或修補次數很多的衣服。
2.餬口:填飽肚子。比喻勉強維持生活。
3.河灘:河邊的沙泥地。
4.基業:事業的基礎。也可指稱祖先遺留的產業。
5.驕縱奢侈:驕縱,形容一個人的性格傲慢、任性;奢侈,指揮霍浪費,不知道節儉的意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