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
紀念伍子胥
伍子胥,楚國人,由於父親的直言勸諫,得罪了楚王,父親和兄長都被楚王殺害,為了報父兄之仇,伍子胥不惜遠走他鄉,後來投奔到吳國,幫助吳王闔閭討伐楚國。他憑著過人的毅力和才能,最後終於攻下楚國,報了殺父兄之仇。
吳王闔閭死後,兒子夫差繼位。這時吳軍百戰百勝大勝越國,越王勾踐請和,子胥極力勸諫夫差不可放走越王勾踐回國,以免後患無窮,但是夫差不聽,還反過來聽信太宰的壞話,賜伍子胥寶劍自盡。伍子胥是個賢良盡忠的人,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居說:「我死後,將我懸掛在東門上,我等著看越國軍隊入城消滅吳國。」夫差知道後氣憤填膺,命令將伍子胥的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自此就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
曹娥救父投江
曹娥的父親不小心溺死在江中,幾天後還不見屍體浮起,當時十四歲的她,日夜沿著江邊哭喊著父親。連續十七天都找不到,她傷心地投江,到了五月五日這天,就見她抱著父親浮出江面。後人為了紀念曹娥,就在她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所居住的村鎮也改名為曹娥鎮。
*注釋:
1.視死如歸:形容一個人非常勇敢不害怕死亡的意思。
2.氣憤填膺:形容極度生氣,心中充滿憤慨與痛恨。
相關文章
- 歷史故事:荀巨伯仁義護友 (2011年1月1日)
- 歷史故事:端午節傳說 之1 (2010年12月31日)
- 歷史故事:八十歲中狀元 (2010年12月29日)
- 歷史故事:留衲戒奢 (2010年12月26日)
- 歷史故事:李亨吃餅 (2010年12月23日)
- 歷史故事:詩筆隱晦的李商隱 (2010年12月22日)
- 歷史故事:映月讀書 (2010年12月20日)
- 歷史故事:多嘴的下場 (2010年12月14日)
- 歷史故事:只買盒子 (2010年9月23日)
- 歷史故事:千古人物 (2010年9月19日)
- 歷史故事:求人不如求己 (2010年9月18日)
- 歷史故事:以沙充糧 (2010年9月16日)
- 歷史故事:青出於藍 (2010年9月14日)
- 歷史故事:捨近求遠 (2010年9月12日)
- 歷史故事:退一步海闊天空 (2010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