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童話寓言

牛軋糖的典故

文/味蕾

【明慧學校】牛軋糖是老少都喜愛的糖果,尤其是在逢年過節、喜慶宴會的場合,常用它來招待客人。最原始的作法,是將麥芽糖、花生、米等混煮後,輾壓成牛狀的花生糖,故名「牛軋糖」。相傳牛軋糖的由來,蘊藏著一位考生求取功名的傳奇故事。


 香甜濃郁的牛軋糖,老少都愛吃。(圖/彩霞)。

明朝有位考生,名叫商輅,世居浙江,經過十年寒窗苦讀,希望有朝一日能一舉聞名天下。因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見自己在文昌殿中跪求文昌帝君庇佑金榜題名,供桌上備有筆墨紙硯、一盤花生和麥芽糖。這時文昌帝君靈威大顯,手臂一揮,供桌上的花生自動去殼後飛進麥芽糖中,變成了花生糖,而花生糖瞬間又變成數頭牛,朝他衝來,於是商輅就被嚇醒了。

翌日一早,商輅找算命相士解夢,相士聽完商輅的夢境後連忙恭喜他。因為供桌上的筆墨紙硯與花生,意謂著妙筆生花,暗示科考作答如行雲流水般的順暢。而由花生糖變成的牛朝他衝來,就像祭孔大典後拔牛毛般,意謂著獲得智慧,對考生而言都是吉祥之兆,商輅聞之大喜,送個大紅包給相士。

相士所言果真不假,商輅在鄉試、會試、殿試的應考中,均名列前茅,是八十九位狀元中,唯一榮獲「大三元」的人。當他衣錦返鄉,光耀門楣之際,即要求僕人參照夢境,將大量的麥芽糖、花生及米,壓製成牛狀的花生糖,向文昌帝君虔誠的還願後,就送給鄉親父老分享。日後仕途一路亨通,官拜吏部尚書兼大學士。此後,考生們就用花生糖祭拜文昌帝君,祈求好考運。

牛軋糖的「軋」讀「一ㄚˋ」,有「輾壓」之意,另讀「ㄍㄚˊ」,但一般人常誤讀為「扎,ㄓ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