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典故

歷史故事:黃石公

文/僑教雙週刊

【明慧學校】張良是幫助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的功臣之一,也是戰國時代韓國的貴族。年輕時,秦始皇消滅了韓國後,他一直想要為族人報仇,散盡自己所有的財產,找了一個大力士要刺殺秦始皇,可惜沒有成功,最後只好逃到鄉下躲起來。

  有一天,張良散步到橋上時,看見一位老人,老人見張良走來,突然將鞋子踢到橋下,並說:「小伙子,去橋下幫我把鞋子撿回來。」張良聽了很生氣,但因為尊重他是長輩,便下去幫他撿,還幫他穿上鞋,老人離開前,對他說:「孺子可教,五天後來這裡見我。」

  五天後,張良來赴約,老人已經在橋上了,他生氣地對張良說:「跟老人家有約還遲到!五天後再來!」五天後,天才剛亮,張良就出門,只見老人早在橋上等著,並生氣地說:「五天後再來。」又五天後,張良半夜就來到橋上等,過了一會兒,老人來了,滿意地說:「年輕人本來就該這樣了。」接著,他拿出一本書,「這本兵書送給你,讀了對你有幫助,十三年後,你到谷城山下看見一塊黃石頭,那就是我了。」說完,便離去。張良熟讀這本書後,十年後幫助劉邦建立漢朝,再過三年後,他在谷城山下看見一塊黃石頭,這才明白那老人原來就是黃石公。

*注釋:
1.尊重:尊敬他人的立場,並看重對方的意見。
2.長輩:年紀較長的人。
3.孺子可教:用來稱讚值得栽培的年輕人。
4.赴約:前往參加約會。
5.有約:已經有了約定。

*閱讀完精采的故事後,請回答下列問題:
(2)1.為什麼張良要躲到鄉下去?
(1)他比較喜歡鄉下的生活環境。
(2)他想殺死秦始皇,但是沒有成功。
(3)他的故鄉在那裡。

(2)2.老人為什麼把鞋子踢到橋下?
(1)他想跟張良玩遊戲。
(2)他故意考驗張良的耐心。
(3)他的鞋子太大,不小心飛出去。

(3)3.張良怎麼樣回應老人的行為?
(1)很生氣地把老人罵了一頓。
(2)假裝沒看到老人的鞋子掉了。
(3)因為尊重老人年紀比較大,所以還是幫忙撿鞋子。

(3)4.為什麼老人一直要張良五天後再來?
(1)因為張良沒在約定的時間來。
(2)老人臨時有事,不能跟張良見面。
(3)覺得張良不應該比自己晚到。

(1)5. 老人考驗張良的目的是什麼?
(1)想幫助他消滅秦始皇。
(2)想讓張良當他的兒子。
(3)想讓張良陪他聊天。

*大顯身手
請將下列詞語填入適合的空格中。
(尊重、赴約、消滅)
1.雖然哥哥常常睡過頭,但是他答應我明天一定準時____。

2.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們應該要懂得____別人。

3.家裡出現了很多蟑螂,媽媽說不把它們____掉就沒辦法安心睡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