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我是一名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師,平日裡在處理常規課、研究課甚至展示課的時候得心應手。於是有點小聰明的我總覺的低年級的課應該不在話下,直到遭遇了這樣一次尷尬……
事情是這樣的,那天我給孩子們上《李子核》。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名叫瓦尼亞的小朋友,趁家人不注意,偷嘗了一個李子。媽媽知道後,問大家吃了李子沒有,瓦尼亞說自己沒有吃。後來,他聽媽媽說,誰要是把李子吞下去了,肚子裡會長出小樹來。他被嚇的臉色發白,忙說自己把李子核扔到窗外去了。這個故事是要告訴孩子們,做人要做一個誠實的人,不能說謊話。
為了讓孩子們充分感受瓦尼亞聽了媽媽話時的害怕心情,我在教學過程中提了一個問題:“想一想,如果你是瓦尼亞,偷吃了李子又說了謊,當你聽了媽媽的話後你會想些什麼呢?”孩子們紛紛舉起了小手。他們的回答都符合我的設計───“我會很害怕,怕肚子長出小樹。”“我很擔心,心想肚子可別長出小樹來了。”
就在這時我發現一個平時不太愛聽講的孩子還堅持舉著小手,他的眼睛裡充滿了渴望。為了不打擊他發言的積極性,我微笑著點了他。孩子說:“老師,瓦尼亞說謊是他不對,可媽媽不是也撒謊騙了瓦尼亞嗎?”我的笑容凝固了。反應過來的孩子們變的十分活躍:“是呀,媽媽也撒謊了呢!”“為什麼大人不誠實就沒事,小孩子撒謊就得挨批評呢?”“我爸爸、媽媽就總對我說謊呢!”……我愣住了,然後是漫長的尷尬……
課後,我仍然沉浸在孩子的問題中。
是呀,我們習慣的教育孩子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可是對於我們這些成人來說,“善意”卻經常是“謊話”的幌子,信譽也時常被我們拋在腦後。而孩子們的眼睛卻一直亮著,它們揉不進半粒沙子。
相關文章
- 爸爸您都把我寵壞了 (2010年4月2日)
- 讓他成為原本的樣子 (2010年3月30日)
- 你和孩子“麻吉”嗎? (2010年3月29日)
- 從小學習“控制自己” (2010年3月26日)
- 身教 (2010年3月23日)
- 一句鼓勵的話所帶來的影響力 (2010年3月22日)
- 深沉幸福的感動 (2010年3月18日)
- 我的孩子為什麼變了? (2010年3月17日)
- 班親會有感 (2010年3月16日)
- 請多給孩子學習的機會 (2010年3月14日)
- 向爸爸討個「自尊」 (2010年3月12日)
- 與孩子一起成長 (2010年3月8日)
- 重視小弟子的修煉 (2010年3月6日)
- 提早10分鐘 (2010年3月4日)
- 忙、茫、盲 (2010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