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我們應該都知道,當與某人之間關係友善時,我們會願意敞開心胸,也會比較願意聽取此人的意見,此人的所有言行舉止,我們都會做友善的解讀;反之,某人與我們交惡時,我們會對他關閉耳朵,築起心防,此人如何釋放善意,都覺的他一定有所圖謀,難以信任。
親子之間如果能建立和諧的關係,父母管教孩子就會相當的容易,因為,孩子會認為父母所教導的一切都是以善意為出發點;即使被父母責罵,孩子也不會生出反抗心理,會覺的“父母是為我好”。
這個境界,相信是許多為人父母者渴求的。問題是,如何達到?
有一個年屆60的男士,講述了一個他自己的故事。小時候,不記得為什麼,非常希望,媽媽能在生日的時候,煮一個蛋給他吃。雖然家裡兄弟姊妹眾多,生日吃一個蛋,應該不是一件過份的事吧!所以他向媽媽提出要求,媽媽也答應了。然而,一年一年生日過去了,到他成長離家,媽媽始終都不曾實現諾言,在生日那一天煮一顆蛋給他吃。因為,媽媽總是在生日當天忘了,在生日過後想起來,才對他說:明年一定煮一個蛋給你吃。
引頸盼望了好多年的那個小男孩,對媽媽的信任感,因為生日的失落而被摧殘。為什麼小男孩不提醒媽媽,只要他肯說,媽媽一定記得,為什麼他不說?
“那個感覺不同!”他說。
至於媽媽為什麼老忘記,為他準備一顆蛋有困難嗎?
“不知道。”他說,這個兒子的心裡滿肚子埋怨與不理解。
一直到媽媽年老,臨終之際,一個將近六十歲的兒子,決定告訴老母親,他多麼希望在生日時能吃到一顆蛋。他跟媽媽說:“等你好起來,生日時一定要煮一顆蛋給我吃。”母親流淚了,他也流淚了。
現代父母經營親子關係,喜歡很社交手腕的帶孩子吃吃飯,故意玩和孩子一樣的東西,假裝對他關心的事很有興趣,那不是真心,太刻意變成做作。有些父母常帶孩子吃大餐希望討孩子歡心,有人還大排長龍的去幫孩子買明星演唱會的門票,這樣做真的能增進親子間的關係嗎?而且,父母一廂情願的想對孩子好,做得太多,孩子會不會不知珍惜?
一份好的親子關係,是彼此很“麻吉”。能在生活中去體會,想彼此所想,相互理解。做父母的願意敏覺孩子的需求,不管父母是否能滿足他,告訴他讓他了解。
真正的“麻吉”是互相配合,而不是父母一味順應孩子或孩子全部聽從父母。所以親子之間一定要能互相了解,傾聽對方,為對方著想,方能建立真正良好的親子關係。
〈注:所謂"麻吉",是英文Match 的諧音,意指事情很順利或朋友之間很相配,水乳交融等等。〉
相關文章
- 從小學習“控制自己” (2010年3月26日)
- 身教 (2010年3月23日)
- 一句鼓勵的話所帶來的影響力 (2010年3月22日)
- 深沉幸福的感動 (2010年3月20日)
- 我的孩子為什麼變了? (2010年3月17日)
- 班親會有感 (2010年3月16日)
- 請多給孩子學習的機會 (2010年3月14日)
- 向爸爸討個「自尊」 (2010年3月12日)
- 與孩子一起成長 (2010年3月8日)
- 重視小弟子的修煉 (2010年3月6日)
- 提早10分鐘 (2010年3月4日)
- 忙、茫、盲 (2010年3月1日)
- 走出遊戲、小說、動畫後的想法 (2010年2月28日)
- 重做一回母親 (2010年2月26日)
- 快樂所得 (2010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