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白雲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雲泉,雲自無心水自閑。
何必奔衝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
【作者簡介】
白居易(公元772-846),字樂天,是唐代有名的大詩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他的詩語言通俗、明白流暢,在風格上自成一體(世稱“元白體”)。 他長於各種詩體,特別是敘事長詩,其中“長恨歌”和“琵琶行”是其代表作,對後世影響很大。
【字句淺釋】
天平山:在今蘇州市西二十里。當時在山腰上依傍著山崖建有亭子,亭子旁邊有清泉長流不竭,名叫白雲泉。無心:沒有心機,無心無意。
【全詩串講】
天平山上有個白雲泉。在那裡,天上的白雲無心無念,隨風舒卷;泉裡的清流自在悠閑,淙淙潺潺。泉水啊,你何必奔流衝瀉忙著下山?已經是波浪太多的人間,用不著再添波瀾!
【言外之意】
用平淡清淺的語言,說雲和水如何恬淡閑適、逍遙自在,其實是作者心中希望有這樣的生活;叫泉水不要奔瀉而下,以免向人間再添波浪,其實表達了自己息事寧人,不願為已經充滿煩惱的世人再添煩惱,更不願對社會風浪推波助瀾。自己希望淡泊閑雅、心無牽掛的生活,也希望世人都和自己一樣享受到這種平靜、舒適的生活。
作者是個心地善良的佛教居士,又是一個受百姓愛戴的地方官。由自己對美好生活的願望而推己及人,聯想到普天下的世人都應有同樣美好的生活,希望世界風平浪靜,人人安享太平。作者心中充滿善念,曾經利用自己手中權力為當地人民做過許多好事,甚至留下歷史遺跡。心存善念而有權,權就是為民造福的工具;心懷惡念而有權,權就是傷害好人的凶器。過去是這樣,現在更是這樣。
相關文章
- 唐詩欣賞:登鸛雀樓 (2009年10月16日)
- 唐詩欣賞:靜夜思 (2009年10月13日)
- 唐詩欣賞:春曉 (2009年10月9日)
- 唐詩欣賞:江村 (2009年10月6日)
- 唐詩欣賞:夜歸鹿門歌 (2009年10月3日)
- 唐詩欣賞:將進酒 (2008年5月11日)
- 唐詩欣賞:吾富有錢時 (2008年5月7日)
- 唐詩欣賞:使至塞上 (2008年4月28日)
- 唐詩欣賞:寄焦煉師 (2008年4月19日)
- 唐詩欣賞:自解 (2008年4月16日)
- 唐詩欣賞:家住綠巖下 (2008年4月13日)
- 唐詩欣賞: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008年4月3日)
- 唐詩欣賞:酬張少府 (2008年3月31日)
- 唐詩欣賞:杜陵叟 (2008年3月27日)
- 唐詩欣賞:古風五十九首(其三十一) (2008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