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古風五十九首(其三十一) (李白)
鄭客西入關,行行未能已。
白馬華山君,相逢平原裡。
璧遺鎬池君,明年祖龍死。
秦人相謂曰,吾屬可去矣!
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作者簡介】
李白(公元701-762)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盛唐時期最有名的大詩人,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詩雄奇豪放,飄逸不群,想像豐富,流轉自然,音韻和美,體格多變。
【字句淺釋】
解題:據《漢書·五行志》引《史記》:秦國使者從關東來,夜晚走過華陰縣時,有素車白馬的神人拿著一塊玉璧,請他轉交給水神鎬池君,並告訴他,「今年祖龍死」。作者根據這個故事,翻文為詩,又把它和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裡的故事巧妙的聯繫起來,成為一首自然而神妙的引喻故事詩。鄭客:秦國使者。華山君:華山的山神。璧:玉璧。鎬池君:水神,秦朝的護國神。祖龍:指秦始皇。相謂:互相傳語、告訴。吾屬:我們。千春:相當於「千秋」或「千年」,但說「春」表現了對桃花源的讚美。
【全詩串講】
使者從關東向西入關來,一路上走啊走急迫匆忙。
華山山神駕著素車白馬,與他相逢在平原的路上。
托他把玉璧轉交給水神,又說秦始皇明年將死亡。
秦國人相互間傳遞口信:我們可要去美好的地方!
一旦進了世外的桃花源,千年來流水阻隔著天堂。
【言外之意】
李白把《史記》裡的這段史實凝煉為二十五字的詩句(前六句中第二句是李白加的),不但無損於故事的完整,而且詩意盎然、頗富情韻。這還不算,更妙的是,他又用兩句詩把陶淵明寫的「世外桃源」的著名故事和這段史實天衣無縫的聯繫起來:「秦人相謂曰,吾屬可去矣!」活靈活現的描述了秦國人聽到秦始皇將死、秦將大亂的消息後,那種奔走相告、急於隱入世外桃源避秦的興奮心情:謝天謝地,我們終於可以逃出秦王朝的強暴和恐怖統治了!
作者寫此詩時,可能預感到安史之亂的某些徵兆,因此才借古諷今,表明自己遁世避亂的思想。
秦始皇的統治只有三十多年,當時的人就已經忍無可忍了。當今的紅朝,其殘忍、狂暴不在秦始皇之下,而且已經非法奴役中國人五十多年了。但願不久的將來,中國人民都能找到象世外桃源那樣美好的地方,永遠不再受獨裁暴政的殘酷迫害。
相關文章
- 佛家故事:僧一行 (2008年3月16日)
- 唐詩欣賞:焚書坑 (2008年3月15日)
- 唐詩欣賞:感遇三十八首(其二十三) (2008年3月12日)
- 唐詩欣賞:旅夜書懷 (2008年3月9日)
- 唐詩欣賞:寄李儋元錫 (2008年3月6日)
- 唐詩欣賞:夏日南亭懷辛大 (2008年3月4日)
- 唐詩欣賞:終南別業 (2008年3月2日)
- 唐詩欣賞:賦得古原草送別 (2008年2月29日)
- 傳統文化第52集:四大名著新解(一) (2008年2月23日)
- 唐詩欣賞:古風五十九首(其五) (2008年2月16日)
- 唐詩欣賞:封丘作 (2008年2月12日)
- 唐詩欣賞:重過聖女祠 (2008年2月9日)
- 唐詩欣賞:瀑布聯句 (2008年2月6日)
- 唐詩欣賞:青溪 (2008年2月3日)
- 唐詩欣賞: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2008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