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與別人保持良好的友誼是一種社交能力,對於孩子認識自己、他人與周圍的環境會有很大的幫助,也會減少孩子們在社會生活中的壓力,甚至於對於孩子成年後與異性的正常相處、事業的成功都不無關係。如果家長朋友們能在這一方面多多關心支援兒童的的成長,可能會起到一些積極的效果。
「友誼」這個概念對孩子們來說,可能還過於抽象一些,孩子們經常願意說的是「好朋友」「願意一起玩的人」等等。您可以用一些具體的事物來幫助孩子慢慢理解「友誼」的內涵。
小孩子比較容易理解他們能看到和聽到的東西。比如您可以準備一、兩本關於「友誼」的書,經常讀一讀給他們聽。每次讀完後,不妨問一問孩子,什麼是好朋友?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好朋友等?如有可能,再結合現實生活中的例子,講得更多一些。您也可以邀請自己的好朋友到家中來作客,讓孩子感受到擁有好朋友是一件很正常、很快樂的事情,還有在擁有一份珍貴友誼的同時也要為此有一定的付出,如要拿出一定時間與精力去關心照顧自己的朋友。
家長們還可以盡可能的多創造一些機會,鼓勵孩子去結交新朋友,保持老朋友。如果是第一次見面的小朋友,要鼓勵自己的孩子主動去問好。平常多觀察孩子在幼稚園裡願意和哪位小朋友在一起玩,不妨邀請這位小朋友和他們的父母一起來家裡作客或者結伴出行。如果有孩子的朋友生病或過生日,也可以幫助孩子表示一下他的關心或送送小禮物。當孩子的朋友來家裡作客時,還要教孩子如何款待自己的朋友,如:準備食物、送別等等。
當孩子的「友誼」觸礁時,家長朋友更要幫助孩子度過這一「危機」,要孩子明白一些簡單的交友之道,如:要理解別人的感受、要與小朋友分享玩具,發生矛盾時要多謙讓別人等等,當朋友不開心時還要多關心照顧他們,不能只顧自己。
與成人類似,有相同興趣愛好的孩子往往喜歡在一起玩,所以不妨多多為自己的孩子開拓一些興趣愛好,也可以讓孩子也了解一下當前比較熱門的玩具、圖書,這會讓他與別的孩子有更多的共同的語言。
總之,希望家長朋友們能在這一方面多多給予孩子一些正面的鼓勵和幫助,讓小小的他們從小就懂得一些簡單的交友之道,為孩子們將來學會與他人相處打下一些基礎。
相關文章
- 觀察孩子的特長並加以培養 (2008年8月4日)
- 帶好小同修是大法弟子的責任 (2008年7月28日)
- 兒子一歲半「意外」學漢字 (2008年7月24日)
- 小兒的大問題 (2008年7月23日)
- 陪孩子走過叛逆期 (2008年7月15日)
- 教師學煉法輪功 涵養身心健康 (2008年7月10日)
- 著急的小同修 (2008年6月19日)
- 孩子吵架怎麼辦? (2008年6月13日)
- 故事是媽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2008年6月7日)
- 以同理心教育小孩諒解他人 (2008年5月31日)
- 體驗是體諒的開始 (2008年5月29日)
- 別擔心!我一個人沒問題的啦! (2008年5月26日)
- DC明慧學校校長訪談錄(九) (2008年5月16日)
- DC明慧學校校長訪談錄(三) (2008年5月8日)
- 他喜歡這樣學 (2008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