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家長園地

體驗是體諒的開始

文/周文

【明慧學校】在國小當級任老師,除非無心做,否則一天的工作量絕對累人。上至學生午餐,下至尿液採集、蟯蟲檢體收集,吃喝拉撒睡,樣樣要參與,樣樣要關心。

「累死了」便成了我每天下班回到家的口頭禪。不知是聽的人麻痺了不痛不癢,還是喊的人習慣成自然,久而久之,聽的人在也不再覺的妳真有那麼累。

本來我的用意是要告訴孩子,媽媽工作很累,要他們多幫忙家務。誰知,不但起不了作用,連從事教育工作的另一半都難以想像我教書的累。唉!豈止是隔行如隔山,連不隔行都如隔山了!

一次因緣際會,暑期過後開學不久,學校需要為期兩週的短期代課老師。在我大力慫恿下,剛考上大學的女兒欣然就往。

誰知教了三天下來,女兒回到家裡癱成ㄧ團,直喊腰酸背痛、吃不消(這還不包括批改作業)。我心想,後面還有得瞧呢!果然不到一星期,學生跟他混熟了,連休息時間都得犧牲去「與小朋友同樂」。

接下來那一星期,可以說是靠著那一分僅存的不服輸及不信邪,勉強把這短期的代課工作完成。

開學了,她要到學校讀書,寫了一封充滿感性的信放在他父親書桌上。大意是:媽媽在學校工作勞累,請爸爸多體諒媽媽工作的辛苦,在家務上多幫忙。

喊叫了那麼長的時間,說教了那麼多,原來抵不過一場短時間的體驗!

藉著這一次親身的體驗,女兒終於直接感受到媽媽工作的繁重。平常我的吶喊、我的說教,只不過是一堆冗長而令人生厭的教條,聽了過耳即逝;而這一次生活體驗才紥紮實實刻畫入她生命的扉頁,提升至對人對事的體諒與認識。對我來說,這才是教育;對她來說,這就是成長吧!

〈作者授權登載 原載於聯合報「繽紛 」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