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西晉時,有個文人名叫左思。他的長相並不討好、口才也笨拙。當時,他決心要作一篇敘述三國時代都城的文章,消息一傳開,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陸機,便十分不以為然,把它拿來當作笑談。
左思並不以為意,他花了十年的功夫搜集數據,並加以構思,終於完成了《三都賦》,但卻沒有得到他人的重視。幸虧,當時一位著名的學者皇甫謐看了《三都賦》之後非常欣賞,並為他寫了一篇序;另外,連另一位學者張華,也對左思的《三都賦》極力讚賞,認為左思的《三都賦》不輸給班固、張衡等大文人的作品。
由於這些學者的大力推薦,左思的這篇作品很快的便在當時的京城洛陽流傳開來,人們爭相傳抄,造成洛陽的紙居然供不應求,價格上漲了。這就是洛陽紙貴這個成語的由來,用來形容著作受歡迎,風行一時,流傳甚廣。
【討論】
(1)「洛陽紙貴」是在形容哪一個人的什麼作品?
(2)左思完成《三都賦》後,受到了哪兩個人的讚賞,使得這篇作品很快的流傳開來?
(3)左思的《三都賦》當初如果沒有學者的讚賞加持,當代的人是不是就有可能錯失發掘這篇好作品呢?想一想,這其中存在著什麼問題,值得我們深切反省的地方?和同學討論看看。
【造句練習】
例:好的作品一出爐,總是會造成洛陽紙貴的轟動場面!
例:他日夜不停的寫作,就是希望有一天作品能造成洛陽紙貴、供不應求的局面。
【課後時間】
想一想,連連看,各行各業中所適用的題辭用語:
仁心良術 誨人不倦 運筆如飛 洛陽紙貴
作家 醫生 老師 書法家
【參考解答】
仁心良術:醫生
誨人不倦:老師
運筆如飛:書法家
洛陽紙貴:作家
【原文】
及(1)賦(2)成,時人未之重。……司空(3)張華(4)見而嘆曰:「班張之流(5)也。使讀之者盡而有餘,久而更新。」於是豪貴之家競(6)相傳寫,洛陽(7)為之紙貴。(《晉書.卷九二.文苑列傳.左思》)
【註解】
(1)及:等到。
(2)賦:指《三都賦》。
(3)司空:官職名。
(4)張華:西晉一有名學者。
(5)班張之流:形容這是和班固、張衡同樣好的一流作品。班固著《兩都賦》,張衡著《二京賦》。
(6)競:搶著。
(7)洛陽:當時西晉的首都。
相關文章
- 成語故事:一竅不通 (2008年7月31日)
- 成語故事:改過自新 (2008年7月30日)
- 成語故事:一瀉千里 (2008年7月29日)
- 成語故事:一舉兩得 (2008年7月27日)
- 成語故事:一錢不值 (2008年7月25日)
- 成語故事:一諾千金 (2008年7月23日)
- 成語故事:千鈞一髮 (2008年7月21日)
- 成語故事:一箭雙雕 (2008年7月19日)
- 成語故事:一盤散沙 (2008年7月17日)
- 成語故事:一暴十寒 (2008年7月15日)
- 成語故事:言必有中 (2008年7月14日)
- 成語故事:一鳴驚人 (2008年7月13日)
- 成語故事:一語道破 (2008年7月11日)
- 成語故事:一網打盡 (2008年7月9日)
- 成語故事:一塵不染 (2008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