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一諾千金」原作「季布一諾」。據《史記.卷一○○.季布欒布列傳.季布》載,漢代初年有一位叫季布的人,他樂於助人,很講信用,凡是答應過的事,一定會設法辦到,因此享有盛名。當時有一名叫曹丘生的楚人,好以財物結交有權勢的官員,藉以抬高自己的身價。他聽說季布作了大官,就請求竇長君介紹他去見季布。
但是竇長君跟曹丘生說季布不喜歡他,勸他不要去,但曹丘生還是央求竇長君寫介紹信,竇長君勉為其難地答應。曹丘生拿了介紹信就馬上去拜訪季布,見到季布後,就深深作揖,並且說:「楚人有一句諺語說:『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你在梁、楚一帶的名聲之所以能這麼大,都是我幫你傳揚的,大家都是楚人,為什麼你一直拒絕見我呢?」季布聽了這句恭維的話,非常高興,以上賓之禮招待。
曹丘生住了幾個月才離開,臨走時,季布還送了他一份厚禮。曹丘生繼續替季布宣揚,季布的名聲也就愈來愈大。後來「一諾千金」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信守承諾,說話算數。
【典源】
《史記.卷一○○.季布欒布列傳.季布》
楚人曹丘生1>,辯士,數2>招權顧3>金錢,事貴人趙同4>等,與竇長君5>善。季布6>聞之,寄書諫7>竇長君曰:「吾聞曹丘生非長者,勿與通8>。」及曹丘生歸,欲得書請季布。竇長君曰:「季將軍不說9>足下,足下無往。」固請書,遂行。使人先發書,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諺曰:『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足下何以得此聲於梁楚閒哉?且僕楚人,足下亦楚人也。僕游揚10>足下之名於天下,顧不重邪?何足下距11>僕之深也!」季布迺大說,引入,留數月,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聞者,曹丘揚之也。
〔注解〕
(1) 曹丘生:西漢時人,生卒年不詳。有辯才,季布得其讚揚而名重天下。
(2) 數:音ㄕㄨㄛˋ,頻頻、屢次。
(3) 顧:藉著。
(4) 趙同:西漢時宦官,生卒年不詳。
(5) 竇長君:西漢觀津人,生卒年不詳。漢文帝竇皇后之弟。竇,音ㄉㄡˋ。
(6) 季布:西漢時人,生卒年不詳。楚漢相爭,初為項羽部將,數圍劉邦。及項羽滅,為劉邦追捕,後由朱家透過汝陰侯滕公,乃得赦免,並官郎中、中郎將及河東守等。
(7) 諫:用言語或行動勸告別人改正錯誤。
(8) 通:交往。
(9) 不說:不悅。說,通「悅」。
(10) 游揚:稱揚美名,使名聲遠播。
(11) 距:通「拒」,拒絕。
源自「中華民國教育部成語典」
相關文章
- 成語故事:千鈞一髮 (2008年7月21日)
- 成語故事:一箭雙雕 (2008年7月19日)
- 成語故事:一盤散沙 (2008年7月17日)
- 成語故事:一暴十寒 (2008年7月15日)
- 成語故事:一鳴驚人 (2008年7月13日)
- 成語故事:一語道破 (2008年7月11日)
- 成語故事:一網打盡 (2008年7月9日)
- 成語故事:一塵不染 (2008年7月7日)
- 成語故事:一團和氣 (2008年7月5日)
- 成語故事:一葉知秋 (2008年7月3日)
- 成語故事:一落千丈 (2008年7月1日)
- 成語故事:耳目一新 (2008年6月29日)
- 成語故事:一意孤行 (2008年6月27日)
- 成語故事:舉一反三 (2008年6月25日)
- 成語故事:一視同仁 (2008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