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蘇秦是戰國時著名的縱橫家,字季子,原籍洛陽,曾拜鬼谷子為師。在他尚未成名以前,曾在外遊說了好幾年,都未被國君採納,失意而歸。
回到家裡,他的家人都對他不諒解,甚至看不起他,於是他發憤苦讀。後來終於在《周書》、《太公陰符》中悟到了書中的精華。於是蘇秦又去各國遊說,終於燕、趙、齊、楚、韓、魏六國採納了他的合縱政策,共同對抗秦國,蘇秦因此擔任了六國的宰相。
當蘇秦功成,衣錦榮歸的時候,家鄉的父老都在街道旁熱烈的歡迎他。蘇秦的父母更在三十里外的路口迎接他,妻子敬畏的不敢正眼看他,嫂嫂也伏地叩拜。蘇秦看在眼裡,不禁問嫂嫂:「為什麼妳從前態度那麼傲慢,而現在卻又顯得如此謙卑呢?」嫂嫂慚愧的說:「因為您現在是個地位崇高、錢財豐富的人啊!」蘇秦聽了,歎口氣說:「唉!同是我,貧窮的時候,連父母都不把我視為兒子看待;富貴的時候,親友又都畏懼我。人生在世,地位和財富對一般人來說,真是不可輕忽啊!」
後來「前倨後恭」這句成語就被引用來形容勢利者對人有著前後不同的態度。也作「前倨後卑」。
【討論】
(1)蘇秦在不得志的時候,家人對他的態度如何?對蘇秦造成了什麼影響?
(2)蘇秦的合縱政策獲得了哪些國家的採納?
(3)在我們這個現實的社會中,有很多像蘇秦當時所遭遇到的欺貧窮、尊富貴的情形。請你仔細揣摩一下蘇秦當時說:「嗟乎!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心中真正的感受。
【造句練習】
例:這個社會上,有些人表現出來的前倨後恭的態度,令人十分受不了!
例:前倨後恭的態度,只顯示出這個人的個性有多勢利,沒有人會欣賞這種人的。
【相似成語】
前倨後卑
【課後時間】
下列成語都是含有「前」、「 後」二字的,請你連連看,正確的解釋是哪一個?
☉前仆後繼 ☉事情的起因和結果。
☉前因後果 ☉作戰時前面的人倒下,後面的繼續往前衝。
☉前思後想 ☉多用以形容大笑、酒醉或睏倦時站立不穩的樣子。
☉前合後仰 ☉再三思量考慮。
【參考解答】
前仆後繼——作戰時前面的人倒下,後面的繼續往前衝。
前因後果——事情的起因和結果。
前思後想——再三思量考慮。
前合後仰——多用以形容大笑、酒醉或睏倦時站立不穩的樣子。
【原文】
將說(1)楚王,路過洛陽(2),父母聞之,清宮除道,張樂設飲,郊迎三十里。妻側目(3)而視,傾耳而聽;嫂蛇行匍伏(4),四拜自跪而謝。蘇秦曰:「嫂,何前倨(5)而後卑也?」嫂曰:「以(6)季子(7)之位尊而多金。」蘇秦曰:「嗟乎(8)!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 (《戰國策.秦策一》)
【註解】
(1)說:音「睡」,用言語勸別人。
(2)洛陽:蘇秦的故鄉。
(3)側目:斜眼看人,此為敬畏之意。
(4)匍伏:匍,音「僕」,伏地而行。爬行。
(5)倨:音「句」,傲慢無禮。
(6)以:因為。
(7)季子:蘇秦的字,指蘇秦。
(8)嗟乎:表示感歎的發語詞。
相關文章
- 成語故事:一步一趨 (2008年4月29日)
- 成語故事:一衣帶水 (2008年4月27日)
- 成語故事:一成不變 (2008年4月25日)
- 成語故事:一成不易 (2008年4月23日)
- 成語故事:一帆風順 (2008年4月21日)
- 成語故事:一字千金 (2008年4月19日)
- 成語故事:一目瞭然 (2008年4月17日)
- 成語故事:一目十行 (2008年4月15日)
- 成語故事:一目了然 (2008年4月13日)
- 成語故事:尾大不掉 (2008年4月12日)
- 成語故事:一丘之貉 (2008年4月11日)
- 成語故事:一毛不拔 (2008年4月9日)
- 成語故事:一木難支 (2008年4月7日)
- 成語故事:一日千里 (2008年4月5日)
- 成語故事:一日三秋 (2008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