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一日三秋

文/教育部

【明慧學校】《詩經》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大抵收錄周初至春秋中葉的作品,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人民思想和情感。

〈采葛〉一詩刻劃戀人間的相思之情,內容是:那個人採葛去了,一天沒有相見,像是隔了無窮月啊!那個人採艾蒿去了,一天沒有相見,像是隔了無窮季啊!那個人採艾草去了,一天沒有相見,像是隔了無窮年啊!全詩描述一對分隔兩地戀人的相思之情,將分離的感受用度日如無限長久來表達,生動刻劃了殷切思念的心情。後來「一日三秋」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思念心切。

【典源】

《詩經.王風.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1>兮,一日不見,如三秋2>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注解〕
(1) 蕭:一種香草。即艾蒿。
(2) 三秋:舊有指三個秋季九個月、一個秋季三個月或三年等不同的說法。其實古人常用「三」表示多數,甚至用作無盡之詞。此詩中的「三月」、「三秋」、「三歲」,雖可語譯為「無窮個月」、「無窮個秋」、「無窮個年」,但都指時間的無限長久,表示無盡的相思,意義是一樣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