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
![]() |
商王武丁是商朝的第二十二代君主,在他的知人善用及勵精圖治下,使逐漸式微的商朝恢復到鼎盛時期,史稱「武丁中興」。 |
商王武丁是商朝的第二十二代君主,在他的知人善用及勵精圖治下,使逐漸式微的商朝恢復到鼎盛時期,史稱「武丁中興」。
武丁年輕時,曾經隱瞞王室身份,深入瞭解民間疾苦。有一次,他在一個建築工地上遇到奴隸傅說。傅說雖然出身寒微,但天生聰穎、好學不倦,對國家大事頗有見地。武丁很佩服他的才識,就與之結為好友。武丁與傅說相處這段期間,學到了不少治國的知識和本領。
武丁即位後,發現滿朝充斥著佞臣,如果要大刀闊斧推展新政,勢必困難重重,因此他三年不理國政,國家大事全權交給他指定的大臣處理。他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擺脫佞臣的左右,並且尋找適當的時機,不拘一格地晉用賢才,以恢復商朝昔日的繁榮。
三年後,佞臣都已經離開了,武丁認為是晉用賢才、施展新政的良機。他想用傅說為宰相,可是傅說出身低賤,迅速擢升必會引起軒然大波,所以他只好假託天命,說自己夢見上天賜給他一位賢人,此人穿著奴隸的衣服,名字叫「傅說」,正在做苦役。他找人把夢中人的形象畫出來,然後派人去尋找。找到傅說後,武丁立即拜他為相。
傅說不負衆望,極盡文韜武略,將朝廷內外治理的井然有序。在恢復國內生機的同時,對外他也積極改善與鄰國的關係,並嚴懲那些敢於進犯的小國,終於商朝國勢再度興盛,成爲當時東方的第一強國。
傅說早期在長期的勞作中,曾發明了「版築」的技術。傅說死後,後人在他的版築處建立了「傅說祠」;他做奴隸時藏身的洞穴被命名為「聖人窟」;聖人窟前那條小河也被易名為「聖人澗」。故傅說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聖人。
然而這也都是武丁能獨具慧眼、知人善用,使「傅聖人」得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為中華民族的歷史留下光輝的一頁。
相關文章
- 歷史人物:聖之任者──伊尹 (2006年7月30日)
- 歷史人物:歷史清官──范滂 (2006年7月29日)
- 歷史人物:一代畫僧 巨然和尚 (2006年7月28日)
- 歷史人物:制禮作樂的周公 (2006年7月27日)
- 歷史人物:關於張良的神奇傳說 (2006年7月26日)
- 歷史人物:神醫華佗 (2006年7月25日)
- 歷史人物:依法執法的張釋之 (2006年7月24日)
- 歷史人物:為國薦才的狄仁傑 (2006年7月23日)
- 歷史人物: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 (2006年7月22日)
- 歷史人物:機智沉著話謝安 (2006年7月21日)
- 歷史人物:神奇才子紀曉嵐(三) (2006年7月20日)
- 歷史人物:史實中的花木蘭-王聰兒 (2006年7月19日)
- 歷史人物:神奇才子紀曉嵐(二) (2006年7月18日)
- 歷史人物:神奇才子紀曉嵐(一) (2006年7月17日)
- 歷史人物:古代工程師:懷丙和尚 (2006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