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童話寓言

《三字經》故事:第六單元(二)

文/立平整理

【明慧學校】

匏 土 革 ,木 石 金 。
páo tǔ gé mù shí jīn

絲 與 竹 ,乃 八 音 。
sī yǔ zhú nǎi bā yīn

譯文:用匏瓜,陶土,皮革,木樹,玉石,金屬,絲絃,竹管等八種樂器,稱為八音。

註釋:1.匏:一種植物,果實大而扁,類似葫蘆,稱為匏瓜,古代常用來製作樂器。
   2.土:陶土,這裡指塤等陶制樂器。
   3.石:玉石之類,這裡指磬等石製樂器。
   4.革:皮革,這裡指鼓一類革制樂器。
   5.絲:這裡指琴,瑟,琵琶等絲絃樂器。
   6.竹:指笛子等竹類樂器。

故事:高山流水覓知音

春秋時期,有一位音樂家叫俞伯牙,他常常以琴音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有一天,他渡船來到了漢陽江口,只見明月當空,江面如此平靜。寧靜的韻味,使他一時興起,便彈起了琴。琴聲引來了一位叫鐘子期的樵夫。鐘子期天資聰明,善於鑒賞音樂,兩人一見如故,便談起了音樂。

當俞伯牙彈琴讚美高山時,鐘子期聽後讚道:「大人志在高山。」當俞伯牙彈琴讚美流水時,鐘子期說道:「大人志在流水。」俞伯牙見他能精通樂理,能聽懂他彈琴的音樂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非常高興,說道:「知音難得啊!」便與鐘子期結為兄弟,並定於明年此時此地,兩人再相見,切磋樂理知識。

誰知,當俞伯牙按照預定的時間相會時,鐘子期卻英年早逝了。俞伯牙悲痛之時,在鐘子期墳前,將琴摔碎了。從此再也不彈琴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