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童話寓言

《三字經》故事:第二單元(4)

文/立平整理

【明慧學校】

為 人 子 ,方 少 時 。
wéi rén zǐ fāng shào shí

親 師 友 , 習 禮 義 。
qīn shī yǒu xí lǐ yí

(譯文)我們做子弟的,在年輕時就應該親近良師,尊敬老師和結交益友,學習人和人之間交往的禮節和知識。

(註釋) 1.方:正當,正值.
      2.少時:小時候.
      3.親:親近.
      4.師友:良師益友.
      5.禮:禮儀,禮節.
      6.儀:儀式.

故事:五天後再來

黃昏時分,張良站在大石橋上眺望著美麗的鄉村風景。

這時,一位白髮老人大步流星的走來.他走過張良身邊,不知怎的,鞋子卻掉到橋下去了.老人回過頭來對張良說:「你能幫我把鞋子拾上來嗎……」

張良從小在父母的熏陶下,懂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理,一向尊重老人。還沒等老人說完,他已跑到橋下,把鞋子拾了起來,還跑步上來給老人穿上。老人微笑著點了點頭說:「五天後的黎明,你到橋上等我。」話一說完,老人一轉身便走的無影無蹤了。

五天後,天剛亮,張良來到橋上,看見老人已經坐在那裡了。老人不高興了,要他五天後再來,第二次,張良又遲到了。老人生氣的責備了他,要他五天後再來。

這一回,張良半夜就起身,雖然天正下著綿綿細雨,他也不敢怠慢,來到了橋上,等了一會兒,老人才出現。當看見張良時,老人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好小子,這次總算沒遲到!這是一本兵本,你拿去好好的讀。」說罷,就不見了蹤影。

從此,張良苦讀兵書,學會了帶兵打仗的方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