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典故

歷史人物:尊敬老人而成仙的張良

文/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明慧學校】張良,字子房,漢朝開國功臣,封為留侯,為大司徒(注1)。

張良小時候,路過江蘇省下邳縣的圯橋(邳,ㄆㄟˊ。圯,ㄧˊ。),正刮著大風雪,那時他遇到一位頭綁黑頭巾,身穿黃衣的老人,鞋子掉到橋下了。老人看著張良說:「小孩,幫我把鞋子拿上來。」張良毫無厭煩之意,馬上幫老人下橋撿鞋,雙手奉上。老人伸出腳來穿鞋,張良更恭敬的幫他穿上。老人笑著說:「這孩子可以教啊!明天一早來這裡,我有東西要教你。」

隔天一早天快亮的時候,張良就依約前來,老人已經在那裡了,老人說:「我們約定好了,你卻比我晚到,不能把道傳給你。」如此跑了三次,第三回張良先趕到了,且毫無倦怠之意,老人很高興,拿書給他說:「讀此書可為帝王師,如果要再求教於我,就到山東省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了!」張良讀這本書後,能隨機應變,輔佐漢朝得到天下,後人稱這本書為《黃石公書》。用此書修身、修煉,辟谷(注 2)斷食,進而身體輕盈,得道成仙。

張良屍解(注3)離世後,埋葬在陜西長安的龍首原。西漢末年赤眉之亂,農民組成赤眉軍,到處捕殺官員和軍人。當時有人挖出張良的墓,只見到一個黃石枕,石枕忽然凌空飛去,有如流星,卻沒看到張良的屍身和衣帽。

張良登仙位,為太玄童子,常年跟隨太上老君(對道家始祖老子的尊稱)於仙境。他的第八代孫子張道陵出家修道,於鶴鳴山白日飛升(注4),得道成仙後,到崑崙山朝見西王母,張良也前往參加盛會。

(取材唐代杜光庭《仙傳拾遺》)

注1:大司徒,主管教化之官,與大司馬、大司空並列三公。

注2:辟谷(ㄆ一ˋ ㄍㄨ),道家修煉法,不吃五穀以達成仙。

注3:屍解,道家圓滿的形式,修煉得道後,假托一物化為屍,但已登仙,並未真死。

注4:白日飛升,相傳道家得道真人修煉成功後,肉身已修成道體,可帶著道體升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