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在《飄》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郝佳麗的一個典型習慣,每當她遇到什麼煩惱或者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她就對自己說,"我現在不要想它,明天再想好了,明天就是另外一天了。實際上,這種明天再想,就是我本文想要交代的給心靈鬆綁的方法。如果你對一個問題掙扎了一整天,仍然沒有顯著的進展,最好不要去想它,暫時不作任何決定,讓這問題在睡眠中自然的解決。因為睡眠中沒有太多意識的干擾時,也就是最佳的工作時機。
引起緊張、匆忙、焦慮等情緒的另一個原因,是同時想做很多事情的荒謬習慣:學生一面看電視,一面做功課;企業家不將注意力集中在他正在口述的事上,卻在心裡盤算著今天應該完成的另一事情,心裡希望能馬上同時解決。
這些壞習慣是在不知不覺中養成的,當事者通常都感覺不出來。我們想著眼前的很多工作,而感到神經過敏、憂愁、焦慮不安。
這種神經不安的情緒並不是由於工作而產生的,乃是由於心裡的想法"我必須同時完成這些事情。"
我們緊張,是因為我們想做不可能的事,這樣無可避免的招來徒勞和挫折。所以,正確的做法是:一次只做一件事。做完一件事,便會覺的有了一點成就感。
了解這一點。我們的心裡就不會想要同時"做"下一件事;相反的,我們會把精神全部集中於正在進行的事才是。"給心靈鬆綁"!以這種態度來做事,我們會感到輕鬆,不再有匆忙、焦慮的情緒,而且能集中全部注意力去全心思考。
相關文章
- 掌聲 (2008年11月28日)
- 萬分之一的機會 (2008年11月27日)
- 極小的事溫暖的心 (2008年11月26日)
- 原來我們不會溝通 (2008年11月25日)
- 如何有創造力的生活 (2008年11月24日)
- 一張紙片的命運 (2008年11月23日)
- 生命是一個自我修煉的過程 (2008年11月22日)
- 借用的而已 (2008年11月21日)
- 陽光杯盞 (2008年11月20日)
- 勇敢的告白 (2008年11月19日)
- 對的朋友 (2008年11月18日)
- 面對苦難的態度 (2008年11月17日)
- 選擇快樂 (2008年11月16日)
- 誰都可以是天使 (2008年11月15日)
- 穿針時,才想起沒有左手 (2008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