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鋼鐵大王卡耐基去往紐約市中心一幢高層建築物,他要乘電梯到高層一間寫字間。電梯裡,他遇上了一位開電梯的人。這人的左手被齊腕砍斷。
他問這位沒有手的人,會不會因為沒有手感到難過。得到的答案,讓卡耐基大感意外,開電梯的人說:"噢,不會,我根本就不會想到它。只有在要穿針的時候,才會想到這件事。"
舉重若輕,詼諧幽默。誰會真的相信,沒有手的人,只會在穿針的時候才想到手。只是生活中趨利避害的法則告訴人們,對已經發生的或必然發生的事,不妨以平常心對待。
哈佛大學有一句校訓:對待必然之事,要輕鬆承受。
能夠接受已發生的事實,這是克服任何不幸的第一步。
著名學者馬爾登說:"不安和多變,是形容現代生活的貼切詞語。"不安和多變,讓現代人生活在惶恐中。"沒有手"的事實,處處存在,什麼時候才想起沒有手,這才是問題的關鍵,生活的藝術。並非沒有想起,而是不必去想。
與那位失去左手開電梯的人相反,我身邊太多的人,在完好的擁有"左手"時,總會不安的想到某一天會失去"左手"。他們在想,假如有一天我失去工作怎麼辦?假如有一天失去健康怎麼辦?假如有一天無力贍養老人怎麼辦?假如有一天孩子不能成才怎麼辦?假如有一天所有親朋好友突然對我不友好怎麼辦?未雨綢繆並非沒有必要,且不說,失去"左手"的這一天是否會到來。需要關注的情形是,如此時時擔心失去"左手",勢必日甚一日陷入焦慮。
一位在地面上生活的飛行員,日常生活中同樣有太多的鬱悶。可是,飛入高空,就擺脫了煩惱。他描述道:當我從高空往下看時,看到人如螞蟻,屋如火柴盒,一切事物都是那麼微不足道。下了飛機,整個人就開朗多了,很多從前想不開的事情,都已不再那麼在乎了,再也不那麼計較了,因為心境已全然不同。
"穿針時才想起左手"是面對不安生活的一種理性的心態。包藏著惠特曼詩句中所隱含的智慧:"要像樹和動物一樣,去面對黑暗、暴風雨、飢餓、愚弄、意外和挫折。"
相關文章
- 旅伴 (2008年11月13日)
- 微笑,當生命陷落時 總數是一樣的 (2008年11月12日)
- 懶惰 (2008年11月11日)
- 留一份淡泊給自己 (2008年11月10日)
- 我的新同桌 (2008年11月9日)
- 時間逆轉 (2008年11月8日)
- 感激一杯溫開水 (2008年11月7日)
- 割斷束縛才能絕處逢生 (2008年11月6日)
- 寓言故事:龜人賽跑 (2008年11月5日)
- 關鍵在一顆心 (2008年11月5日)
- 一本書的重量 (2008年11月4日)
- 人生小酌 (2008年11月3日)
- 德國人「刻板」背後的誠信和善良 (2008年11月2日)
- 我不生氣了 (2008年11月2日)
- 你會為陌生女孩撐傘嗎? (2008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