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有一位智者曾經對我說:「凡事如果能放下自我,站在別人的角度上為他人著想,這個就是慈悲。」然而,現代社會由於道德淪喪、世風日下,致使每個人都把自我保護看得很重,真正能站在別人的角度上為他人著想的世人似乎越來越少了,我自己也是在成為修煉人之後才逐漸的放下了自我。
當一個人為了個人的利益或私慾去爭去鬥時,就會引起無限的紛爭。其實,「祥和致福,和氣生財」等古人的人生智慧很有道理,能捨才能得,有付出才有收穫。當一個人放下自我時,他才能真正感受到「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精神境界。
相傳古時候有個人在沙漠裡迷失了方向,他飢渴難忍,瀕臨死亡,他仍然拖著沉重的腳步,堅持一步一步的向前走,終於在沙漠中找到了一間被廢棄了很久的小屋。
他在屋子的前面發現了一個吸水器,可是卻滴水全無。正當他無可奈何之際,忽然又發現旁邊有一個水壺,壺口被木塞塞住,壺上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你要先把這壺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後才能打水。但是請你離開這裡之前一定要把水壺灌滿。」
他讀完之後小心翼翼的打開了水壺塞,果然裡面有一壺水。
這個人此時面臨著一個艱難的選擇:如果按照這張紙條上所說的把那壺水倒進吸水器中之後,吸水器仍然吸不出水來,自己有可能被活活的渴死在沙漠中;如果馬上把這壺水喝下去就可以保住自己的生命,但是那樣做,後來的人到達這裡時就沒有任何希望了。他猶豫了一會兒後,一種奇妙的靈感給了他力量,他決心按照紙條上所說的去做,果然從吸水器中吸出了清純的泉水。於是他痛痛快快的喝了個夠!
休息了片刻之後,他把水壺裝滿水,塞上壺塞,又在紙條上加寫了幾句話:「請相信我,紙條上的話是真的,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嚐到甘美的泉水。」
放下自我為他人付出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高尚的思想境界。當一個人真正的放下自我的時候,辨別真假的智慧就會自然而出,他必定可以得到意外的驚喜與收穫。
人世間的事,雖然並不是每一次付出就會馬上有回報,但是只有在付出之後才可能有回報,才能嚐到甘美的泉水。
相關文章
- 阿哲說故事:無形的財富 (2006年10月8日)
- 血衣新娘 (2006年10月4日)
- 良心停車場 (2006年10月2日)
- 金礦 (2006年10月1日)
- 養豬的孩子變畫家 (2006年9月30日)
- 簡單的心 (2006年9月26日)
- 弱視的指揮家 (2006年9月24日)
- 人的一生一定要努力避開一種人 (2006年9月23日)
- 參照標準 (2006年9月22日)
- 正視自我 (2006年9月21日)
- 阿哲說故事:無聊與有趣 (2006年9月20日)
- 心慈才能高壽 (2006年9月19日)
- 多看了一眼 (2006年9月17日)
- 我以為…… (2006年9月16日)
- 人清如水 (2006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