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工阿慶伯的故事 (9)

客廳裡的擺設雖然簡單,但卻也都是手工十分講究的家具,尤其是那組神棹,桌腳雖是簡單的馬蹄造型,但是線條卻非常的簡鍊優美,漆面顯現出一股內斂而穩重的光澤,阿慶知道這是座已略有年代的作品,也唯有經過時間的歷練,才能散發出如此溫潤且飽滿的色澤。

大紀元時報

老木工阿慶伯的故事 (8)

阿慶拿起一塊從刨木機送出來的木材細細端詳,他發現,雖然由機器所刨成的木材既快速又整齊,但是卻缺乏了一種溫潤的感覺--那是經過人的雙手操作刨刀而在木料上所形成的一種層次分明與飽和的感覺。

大紀元時報

老木工阿慶伯的故事 (7)

但是阿和伯萬萬沒有想到,這個不過十三、四歲的學徒,竟然會如此堅決,固然令他有些難堪,但是所說的話卻又句句在理,使得做為「老前輩」的自己在他面前反而有些自慚形穢,在矛盾之下,心裡竟暗暗的叫了聲好!

大紀元時報

老木工阿慶伯的故事 (6)

頭家知道再這麼耗下去,終究是沒辦法從這個學徒口中擠出一個字的,所以乾脆接著說:「從你學功夫開始,到今天剛好三年四個月,也就是說,從今天開始,你算說是出師了…奇怪,生眼睛沒看過像你這種學徒,別的學徒自己都將日子算得好好的,真的不知道你是真傻還是假傻。」

大紀元時報

老木工阿慶伯的故事 (5)

幾個月就在忙碌當中很快的過去了,過年前,頭家師父給了阿慶一個紅包,金額雖然不大,但卻也是破天荒的一件事,因為按傳統來說,學徒們除了一些人們習稱為「剃頭錢」的很少的零用錢之外,是完全沒有任何工資的,更遑論過年時有獎金可以拿。

大紀元時報

老木工阿慶伯的故事 (4)

這會兒換成阿成師有點兒不知所措了,他今天原本的確是打算用自己的親身經驗來點撥一下這個徒弟的,但是沒想到話頭一開,自己就那麼不自禁的投入過往的回憶中;這段往事雖然不是第一次和別人提起,但卻是第一次真正動了感情述說,而且竟然是對一個學徒。

大紀元時報

老木工阿慶伯的故事 (3)

阿成師終於挑起麵條往嘴裡送,並示意要阿慶也動筷子,阿慶此時才放心地拿起湯匙舀了一口湯送入口中。熱熱的麵湯一下肚,阿慶覺得舒服了許多,心裡一陣暖意,先前那股委屈感似乎也隨著熱湯而化掉了。

大紀元時報

老木工阿慶伯的故事 (2)

師傅滿意的點了點頭,對他說:「嗯,就是這樣,你就在這裡繼續練習吧,有不會的自己先想想,想不通再來問我。我告訴你,學功夫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你不要想著什麼都要問師傅,我們也沒有那麼多時間應付你。」說完便離開去忙著自己的事了。

大紀元時報

老木工阿慶伯的故事 (1)

旁人們告訴他:「做學徒就是這樣的,這是幾千年來傳下的規矩,既然你要學師父的手藝,又住在師父家中,所以幫師父做這些事也不冤枉,而且咱們中國人講求心性與品格的修養,這是所有事物的基礎,連技術也是一樣,沒有良好的品格,技術一定是學不高的。」

大紀元時報

專題
文學小說
老木工阿慶伯的故事
小小說
精選文章
[category_word]

第2頁 共2頁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