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典故

《百家姓》(5-3):尤

文/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明慧學校】

尤(ㄧㄡˊ)。

【歷史來源】

1、尤姓系承晡季 源起河南汝南。

尤、沈的淵源,是見諸宋代學者李綱所撰的《梁奚谷漫錄》:「系出沈姓,五代王審知據閩,閩人沈姓者,避沈音,去水的尤氏。」

由此可見,五代時期福建姓沈的人,為了避諱當時潛立為閩王的王審知的名字的讀音,就把沈字的水旁去掉,改為尤姓。於是,開始有了「尤」這個姓氏。

尤姓既然是出自沈姓,則其來源當然也跟沈姓一樣,是黃帝的後裔。根據《姓纂》的記載,沈姓是源自周文王的第十子晡季,因為食采於沈而得姓,所以天下尤姓最早的發源地自然也是三千年前的沈國。當時的沈國,現在的位置就在今河南省汝南縣的東南,以及安徽省阜陽縣西北一帶的地方。

大約於1000年以前在福建出現的尤姓,後來又自福建繁衍出來,成為了江蘇吳興一帶的望族,因此,尤姓人家,以福建和江蘇兩地最多。

【郡望】

1、吳興郡:三國時置郡,治所在烏程(今浙江吳興南、晉義熙初移今吳興)。相當於現在浙江省臨安、餘杭、德清一線西北一帶地區,兼有江蘇宜興縣地。

【堂號】

1、吳興堂:三國吳郡名,今浙江省吳興地。

【歷史名人】

尤袤

尤袤,字廷之,小字季長,號遂初居士,晚年號樂溪、木石老逸民,宋靖康二年(1127)二月十四日生於無錫一個書香門第中。祖父尤申,父尤時享,治史擅詩。尤袤自小受家學薰陶,五歲能為詩句,十歲有神童之稱,十五歲以詞賦聞名於毗陵郡(今常州,時無錫屬毗陵)。

尤袤於紹興十八年(1148)舉進士,任泰興縣令。當時宋室山河破碎,偏安江南。泰興處於南宋邊區,金兵時常入侵,「縣舊有外城,殘於寇」。尤袤上任後,一面為民請命革除苛捐弊政;一面率領軍民修城廓。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十月,金兵大舉南侵,揚州、真州(今儀征)等城都被攻陷,只有「泰興以有城得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