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
秦(ㄑㄧㄣˊ)。
【歷史來源】
1、秦姓源自嬴姓,即秦王嬴政的祖先。
上古皋陶的後裔非子善於馴馬,被周孝王封為秦地首領。後來,非子後裔秦莊公屢立大功,其子秦襄公又因討伐西戎、保護周平王東遷洛邑有功,被封諸侯。襄公東遷,正式建立秦國,開了秦姓輝煌之先河,後秦孝公又任用商鞅主持變法,國力大增,遂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到了嬴政時,秦終於統一六國,建立秦朝。可惜,秦僅歷二世而亡,其王族子孫後來都以國名為姓,以紀念自己家族的輝煌歷史。
2、另有一支秦姓,源於姬姓。
周公旦的兒子伯禽繼承封地,食采於秦邑,他的子孫便以邑名為姓。這一秦姓,兩漢時期非常活躍。
羅馬人到中國定居後改姓,也是秦姓的一個來源。羅馬古稱大秦,大秦人久居中土不歸,以秦為姓,後融入中國本土秦姓之中,代表人物有拜謁過孫權的商人秦論。
【郡望】
1、太原郡:
秦莊襄王四年(西曆前246年)初置,轄境約在今山西省五台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區,治所在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
2、天水郡:
天水,今甘肅通渭;南陽,今河南南陽;金城,甘肅蘭州;下邳,江蘇邳縣;穎川,河南許昌。
【堂號】
天水堂:漢時郡名,在甘肅渭縣境,即今伏羌地。
【歷史名人】
秦始皇(西曆前259∼前210年),姓嬴,名政,秦莊襄王之子,出生於趙國,故氏趙(先秦時期,姓氏並未統一,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故秦始皇叫趙政)。是首位完成中國統一的秦王朝開國皇帝,後人稱之為「千古一帝」。秦始皇十三歲即王位, 二十一歲時在故都雍城正式登基,三十九歲完成了統一中國的歷史大業,稱帝。
秦統一全國後,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進行文字統一工作,創造出「秦篆」,又稱「小篆」,而程邈制定出「隸書」。秦始皇下令統一和簡化文字,是對我國古代文字發展、演變做了一次總結,也是一次大的文字改革,對我國文化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此外,還統一了法令、貨幣和度量衡標準。
丞相李斯請求秦始皇下令禁止私人辦學,並把不是秦國的典籍全部焚燬。焚書的第二年,有兩個方士,背後議論指責秦始皇凶殘好殺。秦始皇知道了這件事情後,非常生氣,便把咸陽的書生都抓起來拷打、盤問,這些書生被迫屈打成招,秦始皇命令把這些書生全部處死。扶蘇替他們求情,反而被秦始皇大罵了一頓。監斬官看到秦始皇怒氣衝天,就把這些書生全部趕到一個深坑中,用石頭把坑填滿,將這些書生活活坑埋了,總計有四百六十多人。
秦始皇希望自己長生不老,於是千方百計的尋求仙丹妙藥,他出巡總是到海邊去,因為他聽說神仙總是在海邊出現。他派很多的方士去求仙找藥,著名的徐福東渡日本就是秦始皇所派,現在,日本有的學者甚至認為徐福就是日本的一代天皇。
相關文章
- 《百家姓》(5-1):朱 (2009年7月12日)
- 《百家姓》(4-4):楊 (2009年7月10日)
- 《百家姓》(4-3):韓 (2009年7月8日)
- 《百家姓》(4-2):沈 (2009年7月6日)
- 《百家姓》(4-1):蔣 (2009年7月4日)
- 《百家姓》(3-4):衛 (2009年7月2日)
- 《百家姓》(3-3):褚 (2009年6月30日)
- 《百家姓》(3-2):陳 (2009年6月28日)
- 《百家姓》(3-1):馮 (2009年6月26日)
- 《百家姓》(2-4):王 (2009年6月24日)
- 《百家姓》(2-3):鄭 (2009年6月22日)
- 《百家姓》(2-2):吳 (2009年6月20日)
- 《百家姓》(2-1) :周 (2009年6月18日)
- 《百家姓》(1-4):李 (2009年6月16日)
- 《百家姓》(1-3):孫 (2009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