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靈小品

生命的智慧與芬芳

文/張羽良

【明慧學校】誰能拒絕嬰兒的笑容,看著他(她)們笑得一臉純真燦爛,為「思無邪」下了最貼切的註解,而這個看似簡單的註解,孔子卻用了《詩經》的全部內容來闡述它。

每一個人都帶著純真、潔淨的心來到世間,其時一個簡單的食欲的滿足,就能讓那豐腴的小手、小腳,隨著內心的自在知足而手舞足蹈,不思快樂,快樂就唾手可得。那到底是什麼?漸漸讓這顆心變得複雜、僵硬,變得不再容易獲得滿足,神采更不再飛揚,甚至動了想結束自己寶貴生命的念頭。

有一位白手起家的商人,曾擁有許多財富,但因近年經濟不景氣,他的生意一落千丈,負債累累。他變得很落魄,整天哀聲嘆氣。終於有一天,愈來愈想不開,他決定要跳海自殺。

夜深人靜,他來到了海邊,卻看見一位少女正在那裡哭泣。商人見此,便上前問道:「小姐,三更半夜妳來這裡做什麼?」少女說:「我的男朋友拋棄了我,我不想活了,因為沒有他,我活不下去了。」

商人一聽問道:「咦!那妳以前沒有男朋友時,妳是怎麼活的啊?」少女幡然醒悟,也就不尋死了。 商人心想:「之前我沒有這麼多錢,那我又是怎麼活的?我不也活得好好的嗎?」

當我們對人世的繁華眷戀愈深,自在似乎就離我們愈遠;當我們習慣用得失的天平來衡量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無憂好像也要與我們揮手作別。而那欲望的滿足卻何曾看見止境?

或許我們都已經遺忘了來世一遭的初心,以為「返本歸真」只是佛門專用的語言,更忘記了來時一身輕,走時同樣一身輕,萬般不捨都得捨的道理,任自己原本純淨、易足的心在欲望的繩索中纏縛。殊不知看透了這一切的世間實現,佛家早已用「苦海無邊」來喚醒沉迷其中且遺忘初心的迷途眾生。

其實我們不需要這麼辛苦就可以獲得很多,只要懂得節制自己內心的欲望,讓心有所止而思無邪,就能領略那明月清風、浮雲秋光之美,就能在若夢的浮生中悠遊自在、快意一生,又何必苦苦追求塵世中那短暫卻痛苦的夢幻呢?

在紅塵大染缸中浮浮沉沉的我們,何妨回頭來看看那嬰兒天真無邪的笑容,你將發現那笑容裡,正孕育著生命底無限的智慧與芬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