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我的好友向我傾吐一段心聲,很溫馨、很感人,她說:“這也是我一直以來不斷告訴自己的,要先付出才有收穫。以前的我以為收穫是來自於對方的給予,現在我才明白其實並不是如此,收穫是來自於付出當下我的心情,其實我在做的時候內心所感覺到的愉悅就是我的收穫了。”
雖然我和這位好友認識的時間很短,但從她的言談中,我感受到這小女孩的善良及聰穎。當今社會,大部份的人都是為了個人的利益,與人爭爭鬥鬥、傷害別人、損害別人,只想收穫,更別提是為別人付出。我的好友是一位剛出社會的新鮮人,小小年紀就懂的付出的人生哲理,真是亂世中的一股清流,無怪乎我稱她是一個有教養的好女孩。
有一個農夫的玉米品種,每年都榮獲最佳產品獎,而他也總是將自己的冠軍種籽,毫不吝嗇的分贈給其他農友。有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大方?他說:“我對別人好,其實是為自己好。風吹著花粉四處飛散,如果鄰家播種的是次等的種籽,在傳粉的過程中,自然會影響我的玉米品質。因此,我很樂意其他農友都播種同一優良品種。”
確實如此,當你不吝把自己最愛的事物與人分享時,當下,內心所感覺到的愉悅就是收穫了。因為無私的奉獻,相對的你的心情是愉悅的,在你周遭空間場的一切事物也會隨心而化,感受到你的慈悲祥和,你所得到的回饋也會是良善的。
就如同我的好友向我訴說這段溫馨感人的話,我也沐浴在那種慈善、關懷的樂園中。古諺雲:“要怎麼收穫,就要怎麼栽。”“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收穫的喜悅系來自於你先前的付出,而當你在為別人付出的時候,內心的善就足以讓自己感到很愉悅了!
相關文章
- 勇氣和智慧 (2007年3月16日)
- 用善良做底色 (2007年3月15日)
- 給人一個台階 (2007年3月14日)
- 先根深而後葉茂 (2007年3月12日)
- 老樹之死 (2007年3月11日)
- 給別人一次機會 (2007年3月10日)
- 大作家的夢想 (2007年3月9日)
- 誠信的故事 (2007年3月8日)
- 遠嫌避疑 防微杜漸 (2007年3月7日)
- 商人收養的孤女 (2007年3月6日)
- 長得慢的樹更能成材 (2007年3月5日)
- 曼德拉的頓悟 (2007年3月4日)
- 美德才是真正的至寶 (2007年3月3日)
- 放下就是解脫 (2007年3月2日)
- 最困難時的人生至理 (2007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