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太郎是個小學生,他在起勁的練習繞口令“生麥、生米、生雞蛋”,沒多久,他就說的十分流利了。
太郎得意的說給父親聽並且說:“爸爸,這樣難說的話,我也能說的很流利啦!”
父親說:“爸爸還知道更難說的話。”
“是什麼樣的話呀?”
“最難的話是‘是’和‘不’。”
“是、不,是、不,這不是馬上就能說出來,一點也不難說呀?”太郎不理解的問,父親沒有回答。可是,第二天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太郎和同學們在放學回家的途中,同學們建議太郎抄近路回家。他們因此必須經過一條很深的小河,上面架有一座年久失修的獨木橋。因為這橋很危險,父親以前就嚴禁太郎從橋上過。可是,這回太郎不好意思拒絕同學們的建議。當他硬著頭皮通過那座橋的時候,忽然間,橋從中間斷裂了,太郎掉進了小河裡,幸好沒事,只是變成了“落湯雞”。
當天晚上,父親嚴厲的責備他說:“平日裡再三對你講過,可是你還是從那座獨木橋上過了!”
太郎無法回答,猶豫了一會兒,摸摸腦袋說:“因為同學們一再建議,所以就……”
“為什麼當時不乾脆拒絕呢?”
“開始拒絕了,可他們說我是膽小鬼,笑話我。於是,我就憋著一股氣就一個先過了。”
“你果然是個膽小鬼。對爸爸說的話不能回答‘是’,對同學們的建議不能拒絕說‘不’。要回答‘是’和堅定的回答‘不’,這是需要真正的勇氣和智慧的。怎麼樣?這回你該明白‘是’、‘不’最難說的道理了吧?”
雖然兩者都是難說的,但“生麥、生米、生雞蛋”和“是、不”難說的含義是完全不同的。前者只要口齒靈巧,就能說的很流利;後者卻需要自己的判斷和決心,有時還得考驗對方的感情,那就更不容易了。
不好意思向對方講清自己所想而做了違心的答覆,這是常有的事。其實,不論對方和自己是什麼關係,也不論面對的是結幫成伙的多數人,只要自己認為是正確的,就要明確的發表意見。顧慮別人會不會把自己看扁,擔心他們會不會憎恨自己,以及害怕自己處於眾人的對立面或者害羞,這些都是不對的。要有敢於說是就是、非就是非的勇氣。
因為語言的表達不僅僅是發音、語調技術問題,還需要人們的正確判斷、淵博知識,更要有真正的勇氣,這才能表現出它的力量。
相關文章
- 用善良做底色 (2007年3月15日)
- 給人一個台階 (2007年3月14日)
- 付出的喜悅 (2007年3月13日)
- 先根深而後葉茂 (2007年3月12日)
- 老樹之死 (2007年3月11日)
- 大作家的夢想 (2007年3月9日)
- 誠信的故事 (2007年3月8日)
- 遠嫌避疑 防微杜漸 (2007年3月7日)
- 商人收養的孤女 (2007年3月6日)
- 長得慢的樹更能成材 (2007年3月5日)
- 曼德拉的頓悟 (2007年3月4日)
- 美德才是真正的至寶 (2007年3月3日)
- 放下就是解脫 (2007年3月2日)
- 最困難時的人生至理 (2007年2月28日)
- 說話的藝術 (2007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