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在戰國時期,晉國盜賊橫行,全國上下無不為之苦惱。這時有叫郤雍的,他說自己能識別盜賊的相貌,而且只需要觀察盜賊的眉目之間的神色,就可以對盜賊的情況瞭如指掌。晉國的國君聽說以後,馬上就把他叫來,讓他去識別盜賊。結果他對盜賊的識別果真個個準確,協助抓捕了成百上千的盜賊。
見到盜賊紛紛落網,晉國的國君非常高興,對大夫趙文子說:“我有郤雍一人,就可以將所有盜賊消滅,何必要其他那麼多人呢?”
文子回答說:“我們只是依賴對人的各種細微末節的觀察來辨別盜賊,但盜賊是無窮盡的,恐怕只依賴這種方法是抓不完的。而且我看郤雍本人也很危險,很可能不得好死。”
果然,這時各地的盜賊都意識到了郤雍已是他們的最大威脅,使他們走投無路,於是聯合起來密謀除掉郤雍。他們終於找到機會綁架了郤雍,並將他殺害。
晉國的國王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驚駭,立即召見趙文子研究對策。他對文子說:果然如你所說,郤雍被盜賊們殺死了。現在我們又該怎樣來對付這些盜賊呢?
文子答道:如果君主想要從根本上消除盜賊,最好的方法是選拔賢人來管理國家。使教育得到昌明,讓思想教化轉化為人們的善良品行,民眾都有了羞恥良心,誰還會去做強盜呢?
晉國國君也認為這是最好的辦法。於是選拔賢能主持政事,倡導教育,民眾的教化水平不斷提高。盜賊們見晉國已沒有他們生存的土壤,於是紛紛逃到別國去了。
相關文章
- 歷史故事:重禮重義 (2006年7月23日)
- 歷史故事:恭謹重禮 自省改過 (2006年7月22日)
- 歷史故事:居處恭 執事敬 (2006年7月21日)
- 歷史故事:知過能改是君子 (2006年7月20日)
- 歷史故事:清廉愛民 (2006年7月17日)
- 歷史故事:切莫強詞奪理 (2006年7月16日)
- 歷史故事:趙盾善有善報 (2006年7月15日)
- 歷史故事:齊景公更晏子宅 (2006年7月14日)
- 歷史故事:臼季薦冀缺 (2006年7月13日)
- 歷史故事:忠義守節的關公 (2006年7月11日)
- 歷史故事:伊尹訓誡太甲 (2006年7月9日)
- 歷史故事:舜其大孝 (2006年7月8日)
- 歷史故事:君子不憂不懼 (2006年7月7日)
- 歷史故事:恭敬的蕭德言 (2006年7月5日)
- 歷史故事:正直忠義的比干 (2006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