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宋朝王柏,字會之,婺州金華人。他年輕時曾自號“長嘯”,三十歲後,發現道學博大精深,於是立志求道。一次,他在讀《論語》時,看到其中有“居處恭,執事敬”的要求,發現自己自號“長嘯”這並不符合持守恭敬的要求,便立即改號為“魯齋”。
王柏謙遜好學,拜名師學習立志居敬的學問。親自作《敬齋箴圖》,勉勵自己以恭敬來待人處事。每天早晨起來都會先拜祖廟,治家嚴謹。夏天時,他喜歡在房中閉門靜坐,如果子弟們前來稟報事情,他都要整好了衣冠才接見。
王柏從小成為孤兒,侍奉自己的兄長恭敬謹慎。弟弟早死,王柏便撫養照顧弟弟的遺孤,並割讓自己的田地和家產送給他們。
王柏以恭敬處世,喜歡救貧扶弱,很多人欽佩他的德行修養,所以紛紛拜他為師,向他學習先聖先賢的教化,連鄉里那些年齡很大、有些德行的人都向他行弟子禮。
王柏臨終前,自己整好衣冠端坐,然後安然而逝,享年78,賜謚“文憲”。
孔子講“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這是論述修己待人和立身處事方面應有的態度。意思是:平日起居要恭謹、端正和莊重;處事要謹慎認真、謙遜;待人要忠誠無欺。
相關文章
- 歷史故事:知過能改是君子 (2006年7月20日)
- 歷史故事:清廉愛民 (2006年7月17日)
- 歷史故事:切莫強詞奪理 (2006年7月16日)
- 歷史故事:趙盾善有善報 (2006年7月15日)
- 歷史故事:齊景公更晏子宅 (2006年7月14日)
- 歷史故事:臼季薦冀缺 (2006年7月13日)
- 歷史故事:忠義守節的關公 (2006年7月11日)
- 歷史故事:伊尹訓誡太甲 (2006年7月9日)
- 歷史故事:舜其大孝 (2006年7月8日)
- 歷史故事:君子不憂不懼 (2006年7月7日)
- 歷史故事:恭敬的蕭德言 (2006年7月5日)
- 歷史故事:正直忠義的比干 (2006年7月4日)
- 歷史故事:孔子示禮儀 (2006年7月3日)
- 歷史故事:敬慎威儀的朱子 (2006年7月2日)
- 歷史故事:棒打公主車 (2006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