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家長園地

資優生的迷思

文/潘嘉琳

【明慧學校】又到了升學考試的季節,多數為人父母者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期望自己的兒女成為資優生,如願考上名校、將來「出人頭地」。

然而,在很多人普遍不了解「資優教育」的情況下,多數的學校錯把資優班當成升學班,真正的資優生並沒有受到該有的「特殊教育」,也未曾給予心理輔導,加上學校、家長對他們另眼相看,很容易造成資優生「恃寵而驕」或「無法面對挫折」的問題。

數日前發生某國中資優生與老師因故動手互毆的事件,「資優生的迷思」再度成為話題。家中有個資優生究竟是好還是不好?且聽聽一位「早期」的「資優生媽媽」怎麼說:

我家有個資優生

這陣子吵的沸沸揚揚的中部四縣市資優班聯招事件,讓我勾起了塵封已久的記憶——咱家20幾年前不也出了個“資優生”嗎?在那個年代裡,或許「營養」不是那麼豐富,所以「資優」的孩子並不像現在這麼「多產」,而仍是屬於「鳳毛麟角」 的少數族群。不過,由於「特殊」,所以對這個孩子的教養歷程也就特別刻骨銘心…

變調的青春歲月

因為孩子從小學到國中都是順理成章的進入資優班(沒有經過補習班的洗禮),所以,我們當父母的對於她的學習也都覺得是那麼的自然及放心。當她考進第一學府的高中就讀,也是那麼的「理所當然」。這一切對她而言是那麼的輕而易舉,所以她在手足間、同儕間所展露的「高人一等」、「自以為是」的態度,竟也被我們很「自然」的給忽視了。

漸漸的,她對於學校老師的態度也輕慢了起來,最後竟在於叛逆與自我膨脹的狀態下,步入了地下舞廳及翹課遊蕩的邊緣人行列中…

面對孩子的「滑鐵盧」

女兒由於有一段迷失自我的日子,所以遭受到「高中留級」及「大學重考」等挫折,當她面臨困境時,我們都是百分之百的打開心胸接納及鼓勵,助她挺過這一程。尤其是當她面對出乎她意料之外的大學聯考結果時,我們更是鼓勵她出國散心,重新出發。

當她對我們說:「爸媽,外面的世界是那麼美好,你們也該出來走走」時,我知道孩子已走出了「分數的牢籠」。

感謝「挫折」

因為曾有留級和重考的過程,當孩子大學考上第一志願時,她非常珍惜自己的努力成果。所以在大學期間她都能快樂且盡心的學習。

在大學裡發生了一件對她衝擊很大的事件——同是從小到大都是資優生的學妹,不僅人長得漂亮,功課更是頂尖,求學歷程一帆風順,但就在考上研究所及律師資格之際,為了感情上的一點小困擾,竟選擇了上吊自殺,結束了花樣般燦爛的青春生命。這事也讓我們更體會了曾經擁有「挫折」的可貴…

家長的態度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

雖然在我對孩子們的教養歷程中,這個「資優生」是最讓我費心的,但也給了我許多自我成長的反思及體驗。如何用平常心來對待她的「特殊」,如何減輕她自我高期許的壓力…等,都是我的重要課程。一路走來,發現只有真正放下「家有資優生」的那頂「光環」,真心誠意的接納他所有的「平凡」與「不平凡」,才能還原我們對孩子那份最初始的“無求之愛”,和她一起走出一條最健康的成長之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