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
![]() |
文天祥圖像(大紀元) |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別號文山,吉州廬凌(江西省吉安縣)人,出生於南宋末年多難的朝代,因此文天祥的一生可說是坎坷多劫。
自幼父母親灌輸他做人的道理,並以精忠報國的岳飛為例來教導他要忠君、愛國,由於受了父母的薰陶,從小他就好學不倦,立志要做一個盡忠盡孝、頂天立地的好男兒。
文天祥二十歲那年,他參加了科舉考試,一篇洋洋灑灑的文章,字裡行間,涵蓋了古今治國的大道理,充滿了作者的赤膽忠心,因而受到主考官的青睞,皇帝在殿試後果然選文天祥為狀元。
然而文天祥的官途並未能一路亨通,因昏昧的皇帝不辨賢愚,再三的貶斥。文天祥並不氣餒,一有機會便施展他的抱負。
外敵元軍終於發動攻擊,文天祥一聽到京城危殆的消息,立刻趕回臨安去保護皇帝,就在這危急之下,文天祥被任命為宰相,並奉派去跟元軍將領伯顏談判。結果談判破裂,反而扣押了文天祥,好不容易才重獲自由。但他並不害怕,趕回宋軍陣營,繼續指揮作戰,可是臨安不久就被元軍攻陷了,文天祥只好趕到溫州,繼續輔佐幼帝趙罡,再與元軍抗衡。
經過幾年的干戈,文天祥的妻女都被元軍擄去了,他忍受妻離子散的悲痛,仍不放棄任何能與元軍對抗的機會。在爭戰中,元軍最終吞噬了南宋,文天祥也被俘虜了,元軍將領欣賞他的忠義氣節,費盡心思想要招降他,而文天祥傷心欲絕說:「我身為南宋之臣,我怎麼能為榮華富貴而背叛國家?」每到夜裡,他總是默默的哀悼已滅亡的故國山河。
文天祥被押解到元朝京城大都去囚禁,受盡了折磨,氣節絲毫不變。元世祖忽必烈以他們全家團聚做為條件,要他投降,而他沒半點猶豫,絕口不言投降。忽必烈對他激賞不已,說:「你有甚麼願望,朕一定答應」,文天祥淒然笑說:「亡國之囚能有甚麼鴻願?天祥只求一死,於願已足!盼勿為難南宋百姓與家人。」
文天祥死後,他妻子獲准前來收屍,從他衣帶中發現了他在獄中所寫留傳千古的贊文:「孔曰成仁,孟云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相關文章
- 歷史人物:愛國詞人辛棄疾 (2007年11月23日)
- 豁達心胸 不妒不嫉的歐陽修 (2007年10月8日)
- 恪盡職守 遵循天理 (2007年10月3日)
- 歷史人物:唐太宗與魏徵 (2007年6月27日)
- 歷史人物:書畫兼備的米芾 (2007年3月17日)
- 歷史人物:兵學亞聖──孫臏 (2007年3月15日)
- 歷史人物:堅守崗位、寧死不屈的張巡 (2007年3月13日)
- 歷史人物:「曠世遊聖」徐霞客 (2007年3月11日)
- 歷史人物:唐代忠臣兼書法家顏真卿 (2007年3月9日)
- 歷史人物:汪洋淡泊的蘇轍 (2007年3月7日)
- 歷史人物:一代書聖王羲之 (2007年3月5日)
- 歷史人物:大器晚成的蘇洵 (2007年3月3日)
- 歷史人物:宋太祖趙匡胤 (2007年3月2日)
- 歷史人物:傲煞人間萬戶侯的白樸 (2007年3月1日)
- 歷史人物:一生奉獻雜劇創作的鄭光祖 (2007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