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馬路上一對夫妻帶着對兒女,手牽着手快樂的走在一起,好一幅幸福甜蜜的畫面。這時剛好是黃昏的時候,爸爸頻頻的問兒子肚子餓了嗎?兒子說還不餓,過一下又問要不要吃炸雞?要不要喝個什麼飲料?要不要吃麵?我們去吃雞肉飯好嗎?一次又一次的問,兒子都說還不餓還不想吃。
可憐天下父母心,其實少吃幾餐又不會少塊肉,或許肚子反而得以舒解。現代人往往不是吃不夠,而是吃太多,吃得太精緻,反而吃出許多文明病。
記得曾有位長者跟我說一個真實故事。他是一位外國神父。小時候他哥哥很挑食,有一晚,媽媽弄的每道菜他都不喜歡。爸爸就讓媽媽拿到冰箱冰着。當下一餐時,大家都吃新鮮的餐點,唯有他哥哥吃上一餐熱過的,然而他哥哥依然不吃,爸爸還是說放進冰箱,下一餐還是如此。等到第四餐,他哥哥再也忍不住肚子餓的滋味,因為沒吃飯,也沒零食可吃,只好乖乖的吃了他不喜歡的食物,而且從此以後再也不敢挑食了。
父母對教育孩子的方法能否達到成效,堅持合理的要求是很重要的,讓孩子相信父母的言出必行,是能否貫徹目標的準則。妥協雖也有必要性,但對於自我要求則必須自己願意學習自我負責才能達成,否則再多再好的規定都形同虛設。父母對於說出的話要謹慎,說狠話並不能讓孩子學到教訓,反而學到用叛逆來反抗,親子關係不見改善反而更糟。
喔!對了,那個孩子對於爸爸滿溢而出的愛,只說了一句話,竟讓他爸爸不僅停止再問,且夫妻的心中都頗感安慰。因為孩子說:「爸爸!您都把我寵壞了!」
相關文章
- 生命教育之我見 (2006年5月20日)
- 孩子的表現是一面鏡子 (2006年5月12日)
- 深沉幸福的感動 (2006年5月7日)
- 一位小學老師寫給學生家長的信 (2006年5月6日)
- 要以尊重別人的態度 去表達自己的意見 (2006年5月3日)
- 提早10分鐘 (2006年5月2日)
- 明慧學校響應全球反迫害繪畫作品分享 (2006年4月29日)
- 天才之謎 (2006年4月29日)
- 忙、茫、盲 (2006年4月26日)
- 狡詐的孩子怎麼教? (2006年4月22日)
- 三分鐘的教導經驗 (2006年4月20日)
- 美國班主任的故事 (2006年4月18日)
- 一粒種子的信念 (2006年4月15日)
- 怎樣培養孩子的寛容心 (2006年4月14日)
- 赤子心 (2006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