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謙虛和內心的安寧是攜手同行的。你越不需要向別人證明你自己,你的內心就會越安靜平和。
證明自己有很強的能力是一個危險的陷阱。它需要大量的精力,不斷指出自己的成就、吹噓或是說服別人你的價值。吹噓會稀釋你從成就中得到的美好感覺,或是你引以為傲的事情。更糟的是,你越嘗試證明自己,他人就越會迴避你,在你背後談論你需要吹噓的不安,甚至會憎惡你。
諷刺的是,你越不在乎認可卻得到更多。人們喜歡親近一個平靜、有自信的人,喜歡不需要裝模作樣、裝腔作勢,不需要時時都誇耀榮耀的人。大部分人都喜愛不需要吹噓的人,一個發自內心而非自大的分享。
發展真誠謙虛的方法唯有勤加練習。這是有好處的,因為你立刻就會得到寧靜平和、輕鬆的回饋。下次有機會吹噓時,請克制這面充滿迷惑的誘惑。
中國經典【易經】談到:“謙卦六爻皆吉,恕字終身可行。”謙和之所以難,在於人一旦功成名就後常會忘掉過去苦難的勤奮歲月,甚至於趾高氣揚了起來,忘記之前步步為營的苦盡甘來,由失敗邁向成功之路似乎艱難無比,但由成功峰回路轉到失敗只有一念之間啊!難怪古人常說:“創業難,守成更難。”指的就是這個道理。
世界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謙虛’就是我的宗教”,我們來深入了解愛因斯坦不為人知的事。
在他慶祝五十歲生日前後,愛因斯坦在柏林住宅內,收到了足可裝滿幾個籃子的祝賀名片,其中包含各國政要、總統,各國大學和科學院,及專家學者們,誰也不願錯過與這位當世最偉大科學家論交的機會。然而,真正讓他感到快樂的,並不是那些頌揚讚美的辭彙,或是那些顯要人物的簽名;第一個收到他回信致謝的,是一位失業的工人:“他賺了一些錢,送給這位偉人一小盒煙草。”
愛因斯坦深受感動,因為這些窮人們雖然並不了解他的工作,有的甚至於不知道什麼叫“數學家”或“物理學家”,但他們把“愛因斯坦”這個名字和善良、樂於助人的形象連繫在一起,而給予最真誠的祝福。
我們曉得愛因斯坦不喜歡熱鬧,在公開場合顯的尷尬;可是卻很用心的教一個小學生如何了解數學,教一個窮人怎樣做一個善良豐富的人。
這就是愛因斯坦性格上最吸引人們的魅力所在,他為自己建立了“活在謙遜裡”的良好形象。他說:“‘謙虛’就是我的宗教。”對他來說,沒有什麼事是值的太過驕傲的,他也沒有什麼作為是比別人了不起的。
他認為:“謙虛”不是上帝命令每一個人都要遵守的道德倫理,而是做為一個人應該活出來的自然修為。
誠如文學詩人泰戈爾所說:“當我們是大為謙卑的時候,便是我們最接近於偉大的時候。”從這當中,我深刻感受到:“偉大之所以偉大,不凡之所以不凡”的真諦!
相關文章
- 童心似水 (2006年12月29日)
- 禮物 (2006年12月27日)
- 孩子的眼睛 (2006年12月26日)
- 成人之美的兩位君子 (2006年12月25日)
-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2006年12月23日)
- 大提琴曲:心靈的呼喚 (2006年12月23日)
- 破除自我的觀念 (2006年12月21日)
- 由不足到美好 (2006年12月20日)
- 寬恕來自一種善念 (2006年12月19日)
- 把善流傳人間 (2006年12月11日)
- 樹 (2006年12月10日)
- 寓言故事:山羊鬍子的幽默 (2006年12月9日)
- 看淡名利悠然自得 (2006年12月9日)
- 廣播節目:傳統文化第31集 (2006年12月9日)
- 衝破人生的冰河 (2006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