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清朝時,錢塘的許滇生尚書家中,接連四世科第,每年的鄉試中,必定有許氏家族中的人登第。明白人都說這是因為許家的祖上積了大德了。
相傳,許滇生的祖上是樂亭先生,一生行善積德。起初他曾就任於陝甘兩省,後來被直隸總督方觀承聘請至門下任職。有一年,平涼、慶陽等數個府縣鬧飢荒,百姓苦不堪言。樂亭先生聽說後非常憐憫,於是私自寫了一個奏折,請方觀承上秉朝廷,希望朝廷能夠下發二十萬兩銀子用來賑濟平涼等地飢民。
樂亭先生將奏折交給方觀承幾天時間了,可奏折還沒有發出。樂亭先生於是背上包袱準備辭職回家,方觀承問他:“我待先生沒有絲毫怠慢,今天忽然要辭職回去,想必是為了那個奏折遲遲沒有發出去吧?”樂亭先生說:“此奏折如果能發出去,我就不辭職了。”方觀承於是答應了他,在當天就將奏折發出去了。
奏折發出去後,方觀承總督心中仍憂慮不安,心想,要這麼多的銀子,恐怕朝廷不會批准的。一個月後,奏折的批示回來了,原來皇帝看了後對此舉大加讚賞,並以二十萬兩銀子可能不夠為由,又給多加了二十萬兩。方觀承看了後大喜過望,立即親自去告訴樂亭先生,並向他承認先前自己的過失。
就因為如此,平涼等府數十萬人的性命得以保全,免遭困厄之苦。
沒過幾年,樂亭先生的兒子便在鄉試中登第,孫子許學范、許學曾也接連成為進士,家族日益昌盛起來。有人說樂亭先生家的風水真好,卻不知因為樂亭先生心存善良憐憫,曾不惜捨棄自己的功名爵祿,以一紙上書而救活了數十萬人的性命,做了這種積大德的好事,能享此福報也是必然的。
相關文章
- 民間故事:判案是非 神察秋毫 (2006年12月12日)
- 民間故事:庾信謗佛現龜身 (2006年12月7日)
- 民間故事:誠實守信 唯此為大 (2006年11月30日)
- 民間故事:恭敬持身 (2006年11月29日)
- 民間故事:克己制怒 (2006年11月28日)
- 民間故事:善心化人 (2006年11月27日)
- 民間故事:謙遜大度 聞過則喜 (2006年11月26日)
- 民間故事:正直寬恕 虛心下士 (2006年11月25日)
- 民間故事:寬厚善良 (2006年11月24日)
- 民間故事:忍辱不較 (2006年11月23日)
- 民間故事:見錯彌補 知錯勇改 (2006年11月22日)
- 民間故事:寬容為大 多加忍讓 (2006年11月21日)
- 民間故事:做人應守信知禮 (2006年11月20日)
- 民間故事:不念舊惡 (2006年11月19日)
- 民間故事:行善降福 (2006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