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唐朝時,有個叫盧承慶的人,字子余,幽州涿人。他在朝廷擔任“考功員外郎”,就是負責考核官吏的業績功過。
有一次,一艘運送糧食的船隻發生事故沉沒了。盧承慶為負責此事的官吏考績時,把他定為“中下”等級。把這一決定告訴了此官吏,沒想到這個官吏沒有絲毫的怨恨和不高興。
後來,盧承慶想到,船隻沉沒是意外事故造成的,並非全是這個官吏的責任,於是為此官吏更改為“中中”。這個官吏知道後,仍舊非常平靜,並沒有因此就感到欣喜。
盧承慶見這個官吏能夠如此寵辱不驚,對其大加讚賞,於是將其考績定為了“中上”。
寵辱不驚,意思是無論是受寵還是受辱都平靜自若,能夠將得失置於度外。能夠做到寵辱不驚,想必肯定是心胸開闊,有度量,淡泊功名利祿之人,這可能就是盧承慶對此官吏讚賞有加的原因吧。
人生在世,必然有得也有失,有榮亦有辱,能夠以隨其自然、淡泊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就像古人說的“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這才是一種“超塵脫俗”的高境界。
相關文章
- 民間故事:善良大度 為人著想 (2006年1月21日)
- 民間故事:寵辱不驚 淡泊平和 (2006年1月18日)
- 民間故事:歐陽修虛心求教 (2006年1月15日)
- 民間故事:善良無私 一心為人 (2006年1月14日)
- 民間故事:九隻牛的故事 (2006年1月13日)
- 民間故事:元旦的來歷 (2006年1月8日)
- 民間故事:善聽意見 避災免禍 (2006年1月5日)
- 民間故事:善人與屠戶 (2006年1月3日)
- 民間故事:孝悌仁慈 感動草木 (2005年12月24日)
- 民間故事:水銀秤的故事 (2005年12月20日)
- 民間故事:古寺方丈數語破迷 (2005年12月16日)
- 民間故事:藥渣的傳說 (2005年12月15日)
- 民間故事:蘇東坡吃魚 (2005年12月13日)
- 民間故事:樂羊子求學 (2005年12月8日)
- 民間故事:國王的妙計 (2005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