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時間,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
"元旦"一詞,最早出自南朝人蕭子雲《介雅》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宋代吳自牧《夢梁錄》卷一"正月"條目:"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闡《揚都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一篇《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詩中謂之"元朔"。
歷來元旦指的是夏曆(農曆、陰曆)正月初一。在漢語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我國歷代元旦的月日並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又以十月初一日為元旦,自此歷代相沿未改(《史記》)。漢武帝太初元年時,司馬遷創立了"太初曆",這才又以正月初一為元旦,和夏代規定一樣,所以又稱"夏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
中華民國建立,孫中山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定正月初一(元旦)為春節,而以西曆1月1日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西元紀年法",將農曆正月初一稱"春節",將西曆1月1日定為"元旦"。
無論如何,元旦的來臨,標誌著一年新的起點,祝願大家都有好的心情與展望!
相關文章
- 民間故事:善聽意見 避災免禍 (2006年1月5日)
- 民間故事:善人與屠戶 (2006年1月3日)
- 民間故事:孝悌仁慈 感動草木 (2005年12月24日)
- 民間故事:水銀秤的故事 (2005年12月20日)
- 民間故事:古寺方丈數語破迷 (2005年12月16日)
- 民間故事:藥渣的傳說 (2005年12月15日)
- 民間故事:蘇東坡吃魚 (2005年12月13日)
- 民間故事:樂羊子求學 (2005年12月8日)
- 民間故事:國王的妙計 (2005年12月6日)
- 民間故事:誠實守信 一視同仁 (2005年12月4日)
- 民間故事:路在腳下 不進則止 (2005年12月2日)
- 民間故事:福由己造 (2005年12月1日)
- 民間故事:有恃無恐招禍患 謙恭謹慎踏崎嶇 (2005年11月22日)
- 民間故事:貪富不德 引火燒身 (2005年11月19日)
- 民間故事:慎交友 多吉祥 (2005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