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古人對小孩的教育方式如何?我們通常都有一種刻版印象,覺得古人對小孩的教育方式很「八股」,但其實不盡然。
近日在看古書,其中寫到,小孩子不應太早學寫字,因為小孩「手小骨弱」,怕太早寫字對手部發育不好。《敎童子法》中說:「學字亦不可早,小兒手小骨弱,難敎以撥鐙法,八九歲不晚。」
書中又說:「學則學元祕塔、臧公碑之類,不可學小字…」,可見古人對小孩教育也是很用心的,不但注意學習應與身體發育相搭配,還注意到寫字的大小字體要適宜其年齡。年齡小的話,不應該學太小的字體。這與現代教育專家所言理論是完全符合的,而古人能在遙遠的年代就關照此問題,可見其對幼兒教育的細心。
書中還提到:小孩讀書的時候,老師要讓他們對書本感覺有興趣,不要硬逼他們讀書。「學生是人,不是豬狗。讀書而不講,是念藏經也。嚼木札也。鈍者或俯首受驅使,敏者必不甘心。人皆尋樂,誰肯尋苦?讀書雖不如嬉戲樂,然書中得有樂趣,亦相從矣。」作者主張讓學生從學習中得到樂趣,而不是硬塞知識給他們,更不能將其視為豬狗,要循循善誘,使其真正認識書中道理,而不是要求他們作一個只會死讀書的人。
該書作者距今百年之遙,與今教育專家學理對照,不禁讓人感嘆當時雖無專研教育之學,但古人對幼兒教育之細緻用心在平凡中見深遠,誠令人佩服!
相關文章
- 大陸小弟子:同學緊緊簇擁 滿天神佛注視 (2005年3月27日)
- 以寬容代替挑剔 (2005年3月25日)
- 父母不要事事代勞 (2005年3月21日)
- 給孩子一份最好的禮物 (2005年3月18日)
- 分寸重於分數 (2005年3月16日)
- “真善忍”在學生心中扎根 (2005年3月12日)
- 傳統道德教育:年少書生輩 (2005年3月7日)
- 古人家庭教育數方 (2005年2月25日)
- 家庭語言環境對寶寶的影響 (2005年2月19日)
- 管教孩子的方法不當也會給大法帶來負面影響 (2005年2月4日)
- 育孫手札 (2005年1月31日)
- 台灣花蓮明慧學校參加全國教育博覽會展出 (2005年1月29日)
- 邀豆豆和風做朋友 (2005年1月10日)
- 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2005年1月6日)
- 如何教導孩子錢是哪裡來的﹖ (2004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