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父母與寶寶說話的方式,會深深影響寶寶從周圍環境中學習的方法和內容,家庭語言環境可以直接影響寶寶的思維能力。
例如,當母親正打電話時,寶寶在旁邊吵鬧,不同的母親會怎樣反應呢?第一個母親可能會粗暴的對寶寶大喊:「別吵啦!」而另一個母親則可能會這樣對寶寶說:「我現在正在打電話,請安靜幾分鐘。」如此一來結果大不相同,第一個母親的寶寶學到了對粗魯命令的服從和對母親的恐懼,而第二個母親的寶寶則理解和遵守了兩個原則:必須在他人打電話時保持安靜,必須與他人合作。
僅僅要求寶寶「別吵啦」的單一命令,不太可能使寶寶把他的行為與正在發生的事情聯繫起來。相反,一個比較複雜的口頭請求則能鼓勵寶寶去思考自己的行為,並將其行為與周圍的人和事進行聯繫,因此,第二個母親的寶寶在以後遇到類似的情況時就會以更成熟的方式進行反應。
在學齡前期,讓兩個孩子接受不同的交流形式和不同的學習刺激,會產生不同的智力和言語能力。例如,寶寶的詞彙量是由和他交談的次數所決定的。交談的次數越多,寶寶掌握的詞彙也會越多。如果你經常與寶寶交談,到2歲時,他就能掌握豐富的詞彙;2歲半時,他就可以進行正常交談了。
一個好的「言語模式」是寶寶學習語言的重要方式。讚揚寶寶為學習所付出的努力,並溫和的糾正寶寶的言語錯誤,會對寶寶的語言學習有極大的幫助。如果家長因為事務太忙而無暇與寶寶交流,或自己經常說一些不符合語法規範的話,往往會使寶寶在掌握語言技巧方面面臨較大的困難。
良好的語言交流能幫助寶寶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當他們想說甚麼但找不到合適的詞去表達時,父母應積極提示他,讓他儘快掌握更多的詞彙。一旦能清楚的溝通,他將會感到非常高興。幼兒期的寶寶經常發怒,正是因為他們不能成功的對父母或保育員表達自己的需要。對寶寶要多採用正面鼓勵的方式來談話,儘量避免使用否定性評價。
相關文章
- 管教孩子的方法不當也會給大法帶來負面影響 (2005年2月4日)
- 育孫手札 (2005年1月31日)
- 台灣花蓮明慧學校參加全國教育博覽會展出 (2005年1月29日)
- 邀豆豆和風做朋友 (2005年1月10日)
- 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2005年1月6日)
- 如何教導孩子錢是哪裡來的﹖ (2004年12月25日)
- 狡詐的孩子怎麼教? (2004年12月20日)
- 孩子最需要什麽 (2004年12月12日)
- 關注青少年的e網情深 (2004年12月10日)
- 幫孩子找尋人生的第一名 (2004年12月5日)
- 賠了親情 賺到什麼? (2004年12月4日)
- 貌似強大的邪惡 (2004年12月3日)
- 說話的口氣 (2004年12月2日)
- ㄧ位老師寫給家長的心裡話 (2004年11月28日)
- 一切都會變好的 (2004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