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鷓鴣天﹒半死桐 (賀鑄)
重過閶門萬事非,
同來何事不同歸?
梧桐半死清霜後,
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唏,
舊棲新壟兩依依。
空床臥聽南窗雨,
誰復挑燈夜補衣!
【作者簡介】
賀鑄 (公元1052 - 1125) 字方回,號慶湖遺老。博學強記,長於度曲。掇拾前人詩句,少加隱括,皆為新奇。詞風多樣:盛麗、妖冶、幽潔、悲壯,且皆深於情而工與語。有《慶湖遺老集》、《東山詞》。
【字句淺釋】
解題:本詞是作者為悼念亡妻而寫的,是宋詞的悼亡作品中與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並傳不朽的千古名作。閶門:蘇州城西門。萬事非:什麼事情都不對頭了(作者妻子去世引起的心理反應)。何事:為什麼。梧桐半死:古詩文中常用來比喻喪偶,源於晉﹒崔豹的《古今注﹒草木》中關於連理梧桐的記載。頭白:這裡是雙關語:既指鴛鴦頭上有白毛,又指作者自己頭上已經有白頭髮。唏:幹。露初唏:露水剛剛幹了,暗指作者夫人過世不久。舊棲:過去居住之處。壟:墳墓。“新壟”指作者亡妻的新墳。依依:形容思慕懷念的心情。挑燈:過去用油燈,燈芯燃短了就不亮,要用針或其它東西把燈芯挑長一點,使燈亮一些。
【全詞串講】
再經過閶門時,甚麼事都感覺到不對勁。
你和我一同來,為什麼就不和我一同回?
你去了,我像秋霜後半死的梧桐葉凋零。
又像那白頭的鴛鴦,沒有了伴侶獨自飛。
原上草青青,草上晶瑩的露珠卻已散盡。
舊日居處、今日新墳,難分難捨兩依依。
空床上我獨自躺,聽雨點敲打南面窗櫺。
誰再來挑亮如豆昏燈,深夜為我補破衣!
【言外之意】
試想,風雨淒涼之夜,雨點叩打著窗櫺,點點滴滴分明的打在心上;如豆殘燈搖曳著昏黃的燈光,輾轉難眠,獨自臥在空床上;突然湧上心頭的是,以往妻子常常在深夜的昏燈下,挑燈為自己補衣的純樸形象。這,哪裡還用得著別的語言!哀惋而淒絕的這一幕,就足以讓鐵打的漢子也潸然淚下啊!
古今中外,一切文學作品,加上一切非文學作品,凡能動人者,情也。此詞以真摯、沉痛的情懷,再以詞這一擅長抒情的文體寫出,宜其具有永恆的魅力,成為悼亡作品中的千古名篇。
情,在許多人思想中還是比較籠統的概念。其實,情有著千差萬別的“個體特徵”。人有高尚、低庸,充實、乾癟等等區別,人的情也有著相應的層次和內涵的不同。情能動人,因為它攜帶著人們共有的信息。如果一個人的情是針對所有場合、所有人的,沒有自私的追求,它就已經升華出了情的範圍:儒家尊之為“仁”,佛家叫它“慈悲”。富於真情而又私心很少的人是偉大的,因為他已經和“仁”、和“慈悲”近在咫尺了。
相關文章
- 宋詞欣賞:南柯子﹒憶舊 (2005年12月1日)
- 宋詞欣賞:清平樂 (2005年11月29日)
- 華夏歷史: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清朝(十五) (2005年11月27日)
- 宋詞欣賞:鷓鴣天 (2005年11月25日)
- 宋詞欣賞:水調歌頭 (2005年11月23日)
- 宋詞欣賞:酒泉子 (2005年11月21日)
- 宋詞欣賞:西江月 (2005年11月18日)
- 宋詞欣賞:沁園春﹒題潮陽張許二公廟 (2005年11月15日)
- 宋詞欣賞:浣溪沙 (2005年11月13日)
- 宋詞欣賞:滿江紅 (2005年11月10日)
- 宋詞欣賞:浪淘沙 (2005年11月8日)
- 宋詞欣賞:鵲橋仙 (2005年11月6日)
- 宋詞欣賞:虞美人 聽雨 (2005年11月4日)
- 宋詞欣賞:好事近﹒漁父詞 (2005年11月2日)
- 宋詞欣賞:少年遊 (2005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