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養育是一段滿長的生長期,從出生到一個月為新生兒時期,從一個月到一周歲為嬰兒期,一歲到三周歲為幼兒期,這三個階段,其實是個體對外界適應能力、抵抗力都最需要適當照護的階段。由於生長發育迅速,對營養的需求提高,但消化力弱,如果護理不當,容易造成消化系統紊亂,增加感染疾病的機會。
三歲到七歲為學齡前期,此階段體重增加較為緩慢,對探索環境的好奇心和學習能力增強,所以,對於飲食和衛生習慣應該注意培養,因為一個好習慣的養成是要花時間的,而壞習慣的袪除則是難上加難的。千萬別在一張白紙上任意加上不必要的色彩,因為那只會讓它黑不黑白不白,失去原有的純罷了。
七歲到十二歲為學齡期,此期的發展除了以養育為主,教育更是不容疏忽的,因為,後天觀念的形成會影響整個的思考模式,是非善惡、道德觀念的教導,除了言教之外,身教的影響是無形而且意義重大的。
在孩子小的時候,糖類往往是一種很重要的食物,因為孩子胃的形狀和容量的限制,一餐不可能吃太多,所以量少就必須要多餐,否則,會造成體重減輕、血糖降低、容易疲勞、抵抗力下降,甚至產生脂肪消化不良和便秘等。當然,過猶不及,對於糖果和點心的選擇,大人必須因人因時的給予,才不會因噎廢食,因為零食有時是一種安全感和心靈富足的表象。
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已經大幅的改變,從以蔬菜類為主,轉而以肉類為主,無論是雞鴨魚蝦豬等,往往不是為了果腹,而是挑口味、重精緻,忘了食物的原味,變成吃多了調味料而已。孩子們也因為外食的機率增加,變成了挑食、偏食,甚至浪費食物。
想一想,如果我們沒有在養育過程,教會孩子愛物惜物,我們如何能說我們為他們做了最好的考量,做了最好的準備,又如何能期望他們在未來貢獻出最好的自己呢?養育不僅僅是吃飽而已,更重要的是養育的人的心態和被養育的人的需求。當然,在我們無法做到最好時,我們可以選擇盡量做好。
願與所有有心的媽媽,共勉之!
相關文章
- 不要吝惜稱讚孩子 (2011年5月30日)
- 一路充滿感謝 (2011年5月24日)
- 觀念與技巧,誰重要? (2011年5月18日)
- 幾種不良的教養方式 (2011年5月11日)
- 誰要吃四桶餿水? (2011年4月16日)
- 愛他,就給他一個健康的身體 (2011年4月13日)
- 孩子我了解你的心 (2011年4月12日)
- 放手 (2011年4月8日)
- 當孩子不值得愛的時候 (2011年4月7日)
- 東方父母症候群 (2011年3月24日)
- 稱讚孩子的要訣 (2011年3月23日)
- 分寸重於分數 (2011年3月13日)
- 面對指責的孩子 (2011年3月12日)
- 多愛少責罰 (2011年3月2日)
- 別說孩子很醜 (2011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