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愈高年級的課程除了更需要理解力外,也更需要記憶力,許多老師喜歡在考後罵學生:「你們把老師教的全還給老師了!」有回我在報紙裡讀到一篇文章,它幫我解決多年來的困擾。隔天,我馬上將這個訊息告訴學生。原來人大腦中的海馬迴是掌管短時間的記憶,傳到海馬迴中的某些資料會再傳送到主控長期記憶的大腦皮質層裡,某些則會被遺忘。
在大腦中還有一個杏仁體,是感情的開關,只要觸動到杏仁體所記憶下來的事情,記憶會特別深刻,要觸動杏仁體不一定要有關愛情的事件,像是好玩、好笑、恐怖、刺激、難過、快樂等事情,都可以觸動杏仁體而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嚴格說來讀書這回事對學生來說怎麼會有趣呢?每天有寫不完的生字、語詞、算來算去都很類似的數學題,有不有趣,全靠上課的老師使用何種方式!那篇文章的確教會了我如何在講台上扮演一位稱職的教師,做好指導學生的工作。
我常說故事或自己小時候的趣事,而故事的內容一定跟當時的課程可以扯上關係,說著說著常常在精采處下課鐘聲就響了,學生們寧願不下課也要聽我把故事說完,問孩子們要不要先上洗手間後再繼續,他們一定是搖頭大於點頭,孩子們興致高昂時正是學習慾望最強的時刻,突然中斷就像斷了線的風箏追不回來了。
孩子們一旦習慣了做完一件事才休息的態度是好事,也是麻煩事,我們下課時間不定時,像制式學校裡的森林小學,我同意隨時想上廁所的孩子出去,因為廁所就在隔壁不遠處,他們一定快去快回,深怕自己漏聽精采的部分。有一位剛畢業的實習老師在我的班上上課,下課鐘聲一響即說:「這一節課上到這裡,我們下課。」隔天聯絡簿中的小日記出現了撻伐聲:「實習老師怎能沒把事情交代清楚就下課呢?我們香菇老師都不會這樣!要改進」,看得我哭笑不得。
不管是大孩子還是小孩子,每一個都喜歡聽故事,數學課時,我喜歡將學生放在情境題中當成主角,一個分數的加減可以說成有趣的連環故事,例如:有一天遊三元的媽媽請他去買綠豆,買了……第二天,遊三元的媽媽又叫他去買綠豆,他正忙著打電動沒聽到買幾斤,大聲問 ……第三天……我還沒開口,馬上有人開始接故事,比老師編得更有趣,不一會兒,在買綠豆的故事裡完成了一個新的活動,這個有趣的故事觸動了杏仁體,牢牢的記住了。
轉載自《愛的料理師》
相關文章
- 帶好身邊的孩子是大法弟子的責任 (2009年4月29日)
- 童言童語:跟誰再見? (2009年4月28日)
- 我家三個小弟子 (2009年4月21日)
- 機會教育 (2009年4月13日)
- 如何帶好小弟子 (2009年4月7日)
- 送給學生們的特別禮物 (2009年4月6日)
- 讓孩子在玩耍中學習 (2009年3月30日)
- 由「有機茶」想到的教育問題 (2009年3月28日)
- 寶寶與玩具 (2009年3月25日)
- 船長的喜宴 (2009年3月24日)
- 新精衛傳奇(16):小土撥鼠的家 (2009年3月22日)
- 用心帶小同修一起修煉 (2009年3月21日)
- 新精衛傳奇(12):羽毛衣奇遇記 (2009年3月18日)
- 別在冬天裡砍樹 (2009年3月14日)
- 找出差距,和孩子一起精進 (2009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