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一日千里

文/教育部

【明慧學校】大哲學家莊子曾經寫了一篇〈秋水〉來說明萬物齊一的道理,裡頭舉了許多例子:同樣是禪讓天下,堯舜就能稱帝,而之、噲(ㄎㄨㄞˋ)就被滅亡;同樣是用兵爭天下,湯武就能稱王,而白公就失敗。可見「禪讓而稱帝」、「兵爭而稱王」,因時而變,不能作為為常態來看。又例如:大屋的梁柱可以取來衝撞城門,但卻無法用來填充小孔穴,這是因為不同的器物有不同的功用。騏驥(ㄑ|ˊ ㄐ|ˋ)和驊騮(ㄏㄨㄚˊ ㄌ|ㄡˊ)都是千里馬,一日可跑千里之遠,但要他們捕捉老鼠卻就不如野貓,這是因為千里馬與野貓專長不同的技藝。

貓頭鷹在黑夜裡可以抓到微小的跳蚤,看到細小的毫毛,但一到白天,即使張大眼睛也看不到龐大的山丘,這是因為他特有的性能。從這些例子可以得知,萬物從其各自擁有的特長去看,當然都具有「有用的能力」,但是換個角度,就可以發現每樣事物也都有它「無用的地方」。所以觀察事情,不能只守住一個立場,那只會得到一偏的結論。

要試著超越「有無」、「治亂」等這些觀念,試用齊一的眼光來看萬物,才能漸漸突破原有堅持的偏見。後來這裡的「一日馳千里」,演變成「一日千里」這句成語,用來形容馬跑得很快,亦用於形容速度極快或比喻進步極快或進展迅速。

另外還可用來比喻人才出眾,如《後漢書.卷六六.陳王列傳.王允》中便記載了東漢時的王允,才智出眾,卓越超群,同郡的名士郭泰見到他時,曾讚嘆道:「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就是說:王允像是千里馬一樣的與眾不同,絕對是個輔佐君王的人材!

【典源】

#《莊子.秋水》1>
昔者堯舜讓而帝,之噲讓而絕;湯武爭而王,白公爭而滅。由此觀之,爭讓之禮,堯桀之行,貴賤有時,未可以為常也。梁麗2>可以衝城,而不可以窒穴3>,言殊器4>也;騏驥驊騮5>,一日而馳千里,捕鼠不如狸狌6>,言殊技也;鴟鵂7>夜撮8>蚤,察毫末,晝出瞋目9>而不見丘山,言殊性也。故曰:「蓋師是而非,師治而亂乎﹖」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荀子.修身》。
(2) 梁麗:房屋的棟梁。同「梁欐」。欐,屋棟、屋梁,「麗」其假借字也。
(3) 窒穴:填充孔穴。
(4) 殊器:器用不同。
(5) 騏驥驊騮:均指千里馬、良馬。騏驥,音ㄑ|ˊ ㄐ|ˋ,青黑色的駿馬。驊騮,音ㄏㄨㄚˊ ㄌ|ㄡˊ,原指周穆王八匹駿馬之一,後泛指紅色的駿馬。。
(6) 狸狌:野貓。狌,音ㄕㄥ。
(7) 鴟鵂:音ㄔ ㄒ|ㄡ,貓頭鷹的別名。
(8) 撮:音ㄘㄨㄛ,抓取。
(9) 瞋目:瞪大眼睛。瞋,音ㄔㄣ。

〔參考資料〕
《荀子.修身》
夫驥一日而千里,駑馬十駕則亦及之矣。將以窮無窮,逐無極與?其折骨絕筋,終身不可以相及也。將有所止之,則千里雖遠,亦或遲或速、或先或後,胡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