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孔子說:“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但“勇”不是一味的輕生好鬥,而是與道德修養密切相關的。孔子承認他的學生子路比較勇敢,但也教導他有勇更要有義,沒有是非觀念的“勇”是不足取的,見利忘義或“見義不為”,都談不上真正的“勇”。符合道義的“勇”是中華民族自古就非常推崇的一種傳統美德。
《詩經﹒大雅﹒烝民》上說:“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強御”。這首詩是歌頌西周名將仲山甫的,為送他出征而作。這幾句詩的大意是柔軟的東西不輕易去吃、堅硬的東西也不輕易吐出來、不欺侮弱小的人,也不懼怕強權的威脅。詩中祝福仲山甫一定會不負王命,平定諸侯,安撫百姓。表達了對品德高尚、勇猛英武、不欺軟怕硬、不凌弱懼強的讚譽。
《左傳﹒哀公十六年》記載:“率義之為勇”,大意是遵循道義叫做勇敢。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楚國的兩位大臣子西和葉公在是否任用太子(在鄭國避難時被殺害)的兒子勝時發生了爭執。子西認為勝好結交俠士,有諾必行,可以讓他守衛邊疆。葉公認為勝的講信用和勇敢是不顧道義的,並不是真正的勇敢,反對重用他。還講了一番“符合仁愛叫做信用,遵循道義叫做勇敢”的大道理,試圖說服子西。結果子西還是不聽葉公的勸導,對勝委以重任。後來勝發動政變,殺了子西一家。最後葉公平定了這場叛亂,勝兵敗後逃到山上,自縊而亡。葉公的觀點和這個歷史故事說明,“勇”一定要以“仁義”為基礎,否則就會為私利而作亂。
孔子多次談到“勇”的問題。他說:“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這是孔子認為君子應該具備的三種品質,也是一種完美的人生境界。有仁德的人,能夠寬厚待人,所以無所憂慮;有智慧的人,能夠辨明是非,所以不會迷惑;有勇氣的人,能夠臨難不驚,所以無所畏懼。一個人能具有其中之一的品德已屬難得,三者兼備更是不易。孔子坦言自己也沒能做到。不過他的學生子貢卻說這是“夫子自道”,意思是這是孔子的自我描述。在孔子學生的心目中,孔子就是仁、智、勇的化身,如果連他都不具備這三種品質,那誰還能做到呢?
孔子又說:“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論語﹒憲問》)這句話表達了“仁”與“勇”的關係。有仁愛之心的人一定會見義勇為,捨生取義,這才是真正的勇敢。而某些看起來勇敢的人,卻不一定都是為“義”而勇,也許只是意氣之勇,他們未必有仁愛之心。
孔子還說:“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面對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而不敢去做,是怯懦的表現。這句話表達了“義”與“勇”的關係。見義不為不僅是怯懦的表現,而且是十分可恥的事情。見義勇為則是中華傳統文化中十分推崇的道德行為。
可見,古人講的“勇”是與道德密切相關的。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在《留侯論》一文中批評那種因一時憤懣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的匹夫之勇,讚揚能忍受一時屈辱、有遠大抱負的人,認為他們才具備大勇。他說:“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大意是天下有一種偉大的勇敢者,危險突然降臨不會使他驚慌,無緣無故的受辱也不會使他憤怒。就像漢代的韓信,他年輕時忍受從別人胯下爬過的恥辱,如果當時他對猝然降臨的侮辱不能忍受,拔劍殺人的話,那又怎麼能成就後來的功業呢?可見,必要時候的忍耐,也是勇者的明智選擇。
朱熹把“勇”分為“小勇”和“大勇”,他在《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中說:“小勇,血氣所為;大勇,義理所發”,即小勇只是血氣的一時衝動,大勇則需要道義來激發。《孟子》中記載一段孟子和齊宣王的對話。齊宣王躊躇滿志的對孟子說:“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孟子對齊宣王說:“請無好小勇”。他認為,那種氣勢洶洶按劍逼人的勇不過是匹夫之勇。而周武王為天下人討伐暴君,“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才能稱為大勇,因為這是為道義所激發的勇,是正義之勇。
相關文章
- 古人論敦親 (2006年6月1日)
- 古人論勤儉 (2006年5月29日)
- 古人論貴和 (2006年5月26日)
- 古人論持節 (2006年5月23日)
- 古人論改過 (2006年5月20日)
- 古人論知恥 (2006年5月17日)
- 阿哲說故事:寧可正而不足,不可斜而有餘 (2006年5月15日)
- 上行下效 (2006年5月5日)
- 民間故事:重義輕利 問心無愧 (2006年4月12日)
- 阿哲說故事:人各有命 (2006年3月24日)
- 民間故事:愛而不教 反害其子 (2006年3月21日)
- 民間故事:守義還重金 子孫享余慶 (2006年3月13日)
- 轉換生命的情緒 淺談真、善、忍的品德教育 (2006年2月17日)
- 民間故事:朝聞道 夕可死 (2006年2月3日)
- 《揭開史前文明的面紗》(十八):瑪雅文明的秘密 (2006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