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在學習上莘莘學子會經歷很多失敗,但智者能巧妙運用失敗從而蘊育成功。有位記者訪問了一所高中學測考滿級分的幾位同學,問他們在學習上有甚麼好的經驗,雖然回答各有不同,但有一個同學非常特別,他拿出一本筆記本,上面工工整整的寫著三個字:錯題集。
打開筆記本一看,原來他把作業或考試中做錯的題目都收集在裡面了,他先把做錯的解答原封不動地抄下來,把正確的解答寫在錯的下面;最後用簡明的語言歸納出錯誤的類型和失敗的原因,為的是提醒自己注意,他把這個過程叫做改正錯題的「三部曲」。
他怎麼想到建立「錯題集」的呢?以前,老師每發回作業和考卷,他們只關心分數,得了高分,自然高興;得了低分,喪氣的往書包裡一塞了事。他後來發現,不少考題是自己平時做過的習題,看起來似曾相識,做起來照樣出錯。有一次,老師在講評試卷時說:「解答錯誤,反映了知識的欠缺和理解的錯誤。一個× 就是一個漏洞,若不及時修補,日積月累久補不勝補;水壺底出現了一個洞,水很快就會漏光,要視漏洞太多,成了一把『漏壺』,知識還能存住多少?」
老師的一番話引起他的深思,他決心補好漏洞,凡是做錯的題目,都要多加反思,一個也不放過。說也奇怪,開始一兩個月,要收入「錯題集」的題目一個接一個,每天要花不少時間;半年以後,需要登記在「錯題集」的題目越來越少,有時候,一星期也碰不上一個。
相關文章
- 無所求而自得 (2006年10月27日)
- 車票有價 良心無價 (2006年10月26日)
- 人生的五把鑰匙 (2006年10月20日)
- 垂釣人生 (2006年10月19日)
- 母愛與無私 (2006年10月18日)
- 包容 (2006年10月17日)
- 執著 (2006年10月16日)
- 安於平凡樂於平凡 (2006年10月15日)
- 人生的三種狀態 (2006年10月14日)
- 懂得欣賞別人 (2006年10月13日)
- 百聞不如一驗 (2006年10月12日)
- 妒嫉別人 害人害己 (2006年10月9日)
- 海中救援 (2006年10月8日)
- 阿哲說故事:無形的財富 (2006年10月8日)
- 放下自我 天地寬 (2006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