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典故

古文今說:滿招損 謙受益

【明慧學校】“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出自《尚書﹒大禹謨》,意思是說,自滿的人會招來損害,謙虛的人會受到益處。它告訴人們驕傲自滿有害,謙虛謹慎有益的道理。

亙古以來謙虛、謙讓即為傳統的美德。《易經》中有一卦,名曰“謙”,是專門講說“謙”的道理的,大意是說:天的道理,凡是驕傲自滿的,就要使他虧損,而謙虛的就讓他得到益處。地的道理,凡是驕傲自滿的,也要使他改變,不能讓他永遠滿足;而謙虛的要使他滋潤不枯,就像低的地方,流水經過,必定會充滿了他的缺陷。鬼神的道理,凡是驕傲自滿的,就要使他受害,謙虛的便使他受福。人的道理,都是厭惡驕傲自滿的人,而喜歡謙虛的人。具備謙虛美德的人,居尊位,道德更加光明;處卑位,人們也難以凌越。君子靠著它能永遠得到好結果。[注1]

《謙》卦還說:“謙謙君子,卑以自牧。”意思是說,君子應該自甘卑下,克己養謙,以“謙”來約束自己。《史記﹒樂書》中也說“君子以謙退為禮”。由此可見,謙虛是君子必須具備的美德。

一個人能謙虛,一定會得到大眾廣泛的支持與信任,而懂得謙虛,便更知道“日新又新”的重要;不但學問要求進步,做人做事交友等等,樣樣都要求進步。所有種種的好處,都從謙虛上得來,所以稱為謙德。

謙虛乃是發於心而行於外,不是靠做樣子做出來的。並不是出於禮貌,而是出於內心的真實感情。知道自己的不足,因此才甘為人下,並且從別人的長處中學習有益的東西,從而使自己更加完善。

孔子曾說: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注2]

這句話,表現出孔子謙虛好學的精神。它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擇其善者而從之,見人之善就學,是謙虛好學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見人之不善就引以為戒,反省自己。這樣,無論同行相處的人善與不善,都可以為師。

* * * * * * * * *

[注1]《易經》原文:“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
[注2]原文:“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節選自《明慧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