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比較」與「計較」,是一般人最喜歡常用的語句。譬如說:我的生活為何沒有他的好?他的錢為何比我多?他的老婆這麼漂亮,又這麼賢慧,為什麼我的潑辣婦那麼醜,又不會勤儉持家呢?告訴你,那是自尋煩惱,不值識者一笑。
人的資質不同,環境不同,條件不同,當然成就也就不同;所學不同,專業不同,面貌不同,體態不同,行業自然也不同。只要盡己之力,發揮自己所長,將有功成名就的一天。所謂「行行出狀元」,為何要和人比較呢?
隔避的王先生出入有車,他的太太每天打扮得雍容華貴,我就那麼寒酸?人家的薪水高,總是吃山珍海味,穿華麗服飾,一擲千金,為何我們家就自嘆不如人,買東西也得論斤計兩,量入為出?這是「見不得人家好」和「酸葡萄」的心理作祟。這些心態都不是正常人的想法。一個知所上進的人,要比較也應與自己比:今天的我,是否比昨天的我進步了?現在的我,是否比從前的我好多了?假如人人計較,事事計較,煩人煩己,處處難為,豈不自尋苦惱?
清朝元老張廷玉,一生不與人比(計)較,不忮不求,只在本職上殫精竭智的用力,獲得皇上的信任與愛戴。他家屬因與鄰爭地而交惡,遂寫信寄他速謀解決,他覆函云:「遙寄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鄰居獲悉後即讓出三尺,張家深受感動也讓出三尺,成為家喻戶曉的「六尺巷」。人生富貴似雲煙,為何不與自己比較,要和人錙銖計較?
相關文章
- 寓言故事: 莊嚴的寺廟 (2012年12月21日)
- 人生要平方也要開方 (2012年12月18日)
- 人性的可貴 (2012年12月17日)
- 幸福可以多簡單 (2012年12月10日)
- 自助理髮 (2012年12月9日)
- 習以為常 (2012年12月8日)
- 捕鼠器 (2012年11月27日)
- 邂逅.生命動人樂章 (2012年11月26日)
- 遺憾 (2012年11月25日)
- 伴隨國王的金梭 (2012年11月19日)
- 習慣不是造就你就是毀掉你 (2012年11月18日)
- 餅乾 (2012年10月22日)
- 苦與樂 (2012年10月21日)
- 自信與自愎 (2012年10月9日)
- 純的關懷 (2012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