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清人汪道鼎述說:顏靜甫中丞,起初任山東平度知州,廉明慈惠,有古代循吏風範。他母親顏太夫人被他接到官署贍養,顏太夫人經常用仁愛來教誨兒子。
乾隆某年五月,顏中丞因為某事赴山西出差。平度州境內忽然發大水,漂沒房屋無數,鄉民逃竄入城多達幾萬人。水勢卻越漲越大,幾乎要淹過城牆,鄉民無從得食,哭號的聲音震天動地,官吏束手無策。
顏太夫人聽說了,馬上下令開倉放糧賑濟災民。幕中師爺說不可,說:「這必須申請報批,等朝廷批示下來後才能實行。而且知府大人不在衙門,誰敢擅作主張?」顏太夫人聽後怒道:「常平倉本來就是為緊急情況準備的。如今幾萬人嗷嗷待哺,如果一定要等批示才實行,災民不都成餓殍了嗎?我家頗殷實,如果上司追究擅動倉米的責任,我家傾家蕩產還賠得起。倘若我兒子不同意,我老身一人擔當責任,不關你們的事!」顏太夫人立刻命令請官員們來,親自出面跟他們講。官員們都吐舌不敢作聲,顏太夫人怒道:「你們不用怕被連累,果真有事,我會叫我兒子獨自擔當責任。你們只要為老身糾察監督就可以了。」官員們不得已遵命行事,一時災民歡聲雷動,都慶幸重獲生機。城中富紳被顏太夫人的德性所感動,也紛紛捐獻米谷彌補官糧的不足。七天後洪水才退去,官糧此時已經告罄。
顏中丞在山西得到消息,急忙快馬趕回。到衙門後,幕中師爺等人報告開倉放糧的事,顏中丞道:「我母親辦的很得當!你們趕緊為我起草報告,據實稟告上司。我這就派專人回鄉變賣家產以便賠補,你們不用擔責任。」巡撫得到報告後大驚失色,連忙上奏彈劾顏靜甫擅動倉米。乾隆帝閱後對顏靜甫大為嘉許,朱筆批示:「你是封疆大吏,有如此賢母良吏,你不保舉,反而彈劾嗎?」又降旨下令顏太夫人賑濟災民所動官糧,准予作為正項開銷,不用賠補。顏中丞感激皇恩,從此更加努力為善。
到乾隆帝東巡時,顏中丞已經調任濟南知府。乾隆帝召見時還仔細詢問之前顏太夫人開倉放糧的事,特賜顏太夫人牌匾以示寵遇。隨後顏中丞屢次承蒙乾隆帝提拔,官至貴州巡撫;他兒子顏檢由部曹主事升至直隸總督;他孫子顏伯燾由翰林升至福建總督;他侄孫顏以燠由內閣中書出任東總河;其餘子孫或者在京城任翰林部曹,或者在外地任監司郡守的,數不勝數。這都是顏太夫人積善所致啊!
(根據清代汪道鼎《坐花志果果報錄》)
相關文章
- 民間故事:死太爺驅逐活道士 (2011年9月12日)
- 民間故事:富而好禮、見義必為的傳統富人 (2011年9月8日)
- 民間故事:舞文壞法 前程削盡 (2011年9月7日)
- 民間故事:衛仲達的驚駭與悔悟 (2011年9月3日)
- 民間故事:缺左耳的游擊將軍 (2011年8月28日)
- 民間故事:不欺心 (2011年8月22日)
- 民間故事:善待囚犯積福 (2011年8月21日)
- 民間故事:衛仲達的驚駭與悔悟 (2011年8月17日)
- 民間故事:古代濟危解難故事選(四) (2011年8月16日)
- 民間故事:瓶子、黑豆和白豆 (2011年8月15日)
- 民間故事:古代濟危解難故事選(三) (2011年8月13日)
- 民間故事:古代濟危解難故事選(二) (2011年8月12日)
- 民間故事:古代濟危解難故事選(一) (2011年8月11日)
- 民間故事:遊歷陰間的故事 (2011年8月9日)
- 民間故事:只因詩兩句 奪卻狀元科 (2011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