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在我的理解中,知己就是有一個人能夠明白你心裡想的是什麼,能夠正確理解你說出話的真正含義;同樣,你也能如此理解對方。知己可遇不可求,2人能夠成為知交也是緣分所定。其實在一生中,可能遇到幾個類似知己的朋友,但志趣相投的範圍有大有小。如有的和你在家庭問題上的觀點相同,有的則在戀愛婚姻方面論調相投,有的是在教育兒女方面一致等等;如果這個人在人生觀以及信仰方面與你有著如此相同的志向,那麼這是你一生中遇到的最上乘的知己了。
我認為自己是幸運的,竟有緣遇到了這樣的知己。與知己暢談的分分秒秒真是難以言表的美妙。當你話一出口,對方馬上深有感觸地說:「啊,這正是我要說的。」或者,當你表白自己的時候,對方輕輕地說:「其實你不說我也知道。」這樣的話我稱之為上等的精神食糧。
悅是我出國後遇到的第一位女同修。自從我們在一個社區中心相見之後,便成了莫逆之交。我甚至不知道這種友誼是怎麼發展起來的。事實上,真正的知己根本不需要特意去做什麼,不管分開多久,只要到一起,便二心相印,不謀而合。
修煉的道路是艱苦的,很多時候需要同修助上一臂之力。人往往看別人清楚,看自己卻是很難。如果碰上一位不知深淺的人當頭來一通,自己嘴上不說,心裡並不服,還得需要時間緩緩勁兒再去靜心看自己。而有知己婉轉善意指出,便銘記心中,絕不肯再犯同樣的毛病。
有一次我告訴她,我為別人做了許多事,耽擱了自己的修煉時間。悅好像想起了什麼似的說:「我記得有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修煉人,他從年輕就想修煉。古時候修煉的人需要挖一個洞穴進去打坐,這個人自己剛挖好了一個洞,一位長者來了,對他說:『年輕人啊,能不能把這個地方讓與我呀,我已經老了,恐怕沒有太多的時間修了,你來日方長,再挖一個也不遲。』修煉人說:『好吧,給你吧。』他接著又挖另一個洞,剛剛挖好,又被別人占去了。就這樣,他挖的修煉的洞總是給別人。到老了,他費了好大勁,為自己挖了一個,他想這一次可該好好修一修了。不料,剛挖好,一個小伙子來了,對他說:『嗨,老頭兒,瞧你這麼大歲數了,還能修嗎,不如讓我來修吧。』修煉人無可奈何地搖搖頭:『好吧,那你就進來吧。』
「他已經老了,沒有力氣為自己挖洞了,他看看自己為別人修好的洞穴,心中也很安慰。心裡想,看到這麼多人在自己挖的洞裡修煉不也是一種幸福嗎?我何必非得自己修呢?這時,一位長鬚長者顯現在他面前,微笑著對他說:『你已經圓滿了。』」悅講完了接著說:「修煉不在於形式,而在於你那顆心,能修得在各種情況下都能為別人著想,其實心性已在那層次中了。」我會心地點著頭,心中的不快一掃而光。
知己之間互為忠實的傾聽者也是一種難言的妙處。多少次,我心中的鬱悶需要傾吐的時候,對方在電話那邊一聲不響地用心聽著。在我說的過程中,也看到了自己的問題所在,最後竟一語道破,同時聽到那邊噗嗤一笑,彼此心照不宣。
悅最近對我說:「我們兩個真的是談得來,其實我們都有缺點,只不過相互能夠包容。如果我們能以這樣的善心去對待其他的人就好了。」這正是我想說的。
人生的幸福有多種,而與知己朋友的交談卻是勝過其它幸福不知多少倍。魯迅曾說:「人生得一知己已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上下求索哀嘆真理難尋,知己難覓,我今生得大法,又遇此知己,當死而無憾了。
相關文章
- 成敗在於用心 (2011年8月26日)
- 我心如秤 (2011年8月20日)
- 相框 (2011年8月16日)
- 禍福與因果 (2011年8月13日)
- 生活中的一種修行 (2011年8月10日)
- 千金易得 知己難求 (2011年8月9日)
- 寬恕之道 (2011年8月8日)
- 禮物 (2011年8月7日)
- 養成正身正心的好習慣 (2011年8月6日)
- 美麗與可愛 (2011年8月5日)
- 瑞士人的生活態度 (2011年8月4日)
- 寓言故事: 徒勞的寒鴉 (2011年8月4日)
- 磨亮心中的鑽石! (2011年8月1日)
- 培養興趣你可以從容面對老態 (2011年7月31日)
- 天無絕人之路 (2011年7月30日)